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记云南冶金集团企业文化工作
“我是郭强,爱国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我是伏兆臻,敬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不抱怨,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我是王娟,诚信就是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我是马跃红,友善就是撒一路阳光,在光影的斑驳里留下微笑。”……近日,在云南冶金集团所属企业冶研新材料公司“青年好声音——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现场,来自不同岗位的青年职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纷纷写下了自己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晒出了自己与“价值观体”的拍照,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春代言人”。
“‘青年好声音——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只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云南冶金集团党群工作部一名职员告诉笔者。据悉,为抓好抓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不断凝聚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云南冶金集团围绕战略发展目标,结合职工群众文化需求,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以富有时代特色、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用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和共同观念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效。
云南冶金集团和所属企业结合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报纸、杂志、手机报、网络、微信等50多种载体开辟近100个专题、专版、专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创新教育活动方式,通过加大创建文明单位力度、拓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深度,开展“爱在冶金青春奉献”、“共助发展梦出彩驰宏人”、“我为公司发展献一策”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让职工群众在实践中受教育、在实践中得提升,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推动者。
今年来,云南冶金集团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深化学习宣传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全集团的共识,从而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发挥其应有的强大引领和凝聚作用。
云南冶金集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夯实基础,创新路径,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一套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的文化品牌活动建设模式,也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职工价值追求相融共进的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连续开展两年的“成就冶金”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共推荐出1600余名候选人,8万余名云南冶金人参与投票,“云南冶金文化网站”点击率突破16万余次。其评出的20名“成就冶金”年度人物(团队)中,有多年无怨无悔照顾4位患病老人的杨进会;有为失学孩子撑起希望天空的邱天;有病重期间还心系岗位,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的闫江峰等,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的光彩闪耀着每个细节。弥足珍贵的是,经过深入广泛的基层调研工作,96%以上的受访职工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愿望。
同时,各所属企业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改革发展的头等工程和灵魂工程来抓,积极开展评先树优活动,选树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营造员工学先进、比先进、当先进的氛围;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积极推动职工群众岗位成长、成才;加强“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岗”等文明创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努力实现主流价值要求与职工个人理想有机结合。
2014年是云南冶金集团的改革提升年和作风改进年,为确保以作风改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云南冶金集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发展,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作风建设、企业管理、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科技创新、作风建设等企业各项中心工作中,扎实稳妥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在积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关系过程中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企业建设,加强价值彰显和精神构建,在企业的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凸显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活力和创造力。通过开展“每月一新”、“五个文明”、“道德讲堂”、“我能俭约”、“我有能力”等活动,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深化。
此外,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活动品牌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云南冶金集团在开展“成就冶金”活动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展了“美丽冶金”、“唱响冶金”等文化品牌活动,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大更广的阵地。目前,文化活动品牌已经成为云南冶金集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和推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