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动力 “质”者领航 ——广西玉柴技术质量暨企业文化开放日活动见闻
大潮落下方显英雄本色。即使在发动机市场以及制造业发展不景气的状况下,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仍能持续提升内力,实现内涵式增长。
大浪淘尽唯能沙沉金出。在智能制造已成为当今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的今天,玉柴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搭上了国家推广智能制造的第一趟列车。
为什么?凭什么?在没到过玉柴之前,你心中也许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疑问,但是当你走进玉柴,走进他们的技术质量暨企业文化开放日活动,答案不言自明。
夯实质量之基
没有澎湃的音乐,有的只是笨重的机床和精密的检测仪器,还有“零容忍零缺陷”的质量检验工序,在玉柴,无论是企业文化展板,还是每个人口中,看到的、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对产品质量的严要求、高标准。
就像10月怀胎一样,一台发动机也需要充分的设计、试验,待性能全部达标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而工程研究院承担了生产前的全部过程。发动机噪声测量室、重型发动机动态试验台、高寒高原试验台架……走进工程研究院,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个个“本领了得”的试验室。
站在半消音的发动机噪音测量室里,用来检测噪声源的“大块头”让人眼前一亮,工作人员要凭借这些设备识别噪声源,然后把具体的噪声源所在的具体位置一一找出来。而在高寒试验室里,即使外面炎炎夏日,试验室也可以模拟出北方地区的严寒天气。
“产品质量提升牵涉到400多个供应商,按图号来算有43万多种零部件,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发动机的产品质量。”随着玉柴质量部副部长朱岩栓的介绍,记者来到了零部件检验室。
在这里,铸件材料、零部件尺寸,甚至一个胶圈的成分都非常重要,轻则导致漏油漏气,重则导致发动机整体报废。所以监控零部件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是靠设备,二是靠人。
检验室的冯春师傅正在使用便携式关节臂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定位销孔的中心距,只见他轻松地用已和电脑连接在一起的测量臂采集了数据,然后比对图纸后,快速地完成了工作。“使用先进设备后,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准确可靠。”冯春说。
而这只是玉柴先进质量管理基础设施中的一个缩影。玉柴拥有先进的研发、制造生产能力,拥有中国最大的发动机研发中心,亚洲最大的铸造中心,智能化的进口大型机加工、装配设备。其建立了18项计量标准、35项材料检验标准,开展长、热、力、电检定,获测量管理体系AAA级认证,检验设备总资产3.29亿元。
创新质量发展
“2025中国制造”是强国梦,也是品质梦。8月,在中国企业500强高峰论坛上,玉柴提出:计划在2020年实现智能制造。玉柴,由此迈上品质提升的新征程。
前路坎坷,唯有脚踏实地、主动作为才能谋求发展。精益制造便是其中一项。
15个质控点、8个质量门、井然有序的车间管理、随处可见的班组管理看板以及兢兢业业的一线工人,在玉柴五发厂,记者真正感受到了精益生产管理制度下的现代装备制造业。“我们对质量要求高或者需要特别控制的程序,设立一个门进行特别控制,当该工序的质量故障得到预期控制时,才可以关闭这个门。”朱岩栓指着一处质量门说。有了高精尖的设备,再加上这些先进的质控手段,保证了玉柴每台发动机都是经过精心打造而成。
现在在玉柴,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已经入脑入心。五发厂的精益展区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通过展示,你能感受到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流程、每一道工序都在持续改进中,而每一个员工也为这种改进不断努力着。时至今日,随着玉柴精益制造一期项目、二期项目的顺利推进,玉柴所取得的持续进步为企业创造了良好效益,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准则。
在此征程中,如何创新人才机制,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先进作用也是玉柴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玉柴质量部里有一间屋子特别有名。说它有名,一是因为它有“大师工作室”这个响亮的名头,二是这个工作室的员工都是熠熠发光的明星技师。一次次排除故障,一组组会诊形成的经验总结,多年来,在这些大师的言传身教下,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柴油机装试能手、故障分析判断高手,为加速生产线的流转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高绩效的管理团队、创造性的劳动群体”的团队建设理念。
台台检验、台台装试,正是基于精湛的技艺和对质量孜孜不倦地追求,玉柴60多年来生产了数百万台发动机,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卓越动力。而面对未来、面对改革,玉柴人也正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敢闯敢拼的作风,奏响着国企改革最强音。(本报记者 孙圆)
来源: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