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企业文化 培育“工匠精神”)


来源:浙江日报   时间:2016-10-19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构成,每个时代都有与之契合的工匠文化。站在不同角度,对“工匠精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工匠精神”是一种生产理念,在质量上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实行严格的生产标准、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把产品做到极致,推动标准、质量、工艺、水平不断上层次。“工匠精神”是一种使命感,耐住寂寞、经住诱惑,不达目的、绝不放弃,不断超越自己、钻研技艺,用心制造产品,把产品做出境界,做成精品,为社会留下传世的作品,把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内化为企业品质。“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坚持、坚定、坚守的决心,专业、专注、专研的精神,严谨、严格、严肃的态度,通过技艺延续传统,通过细节彰显价值,让产品蕴含更多创意、人文关怀与参与感,让制造文明与时代和国际接轨。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重塑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工匠精神”正逢其时,通过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有效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从社会层面来看,培育“工匠精神”更需重塑企业文化,让企业重新拾回久远的工匠传统与价值情怀,注入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技艺,用全新的文化理念塑造“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需变革商业理念。中国制造缺的不是能力,也不是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管理要求,而是缺少诚实守信、负责到底、追求完美的商业价值理念,奉行“短、平、快”的商业文化,追求“赚快钱”的理念,热衷商业模式创新,走的是靠模仿求短期生存、靠价廉求市场份额的发展路径,而今这种模式已经没有出路。


  我们要重视企业商业价值的改变,“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把产品做好作为企业最大的责任与义务,为社会和客户提供优良、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从粗放走向精准,从规模走向定制,从低端走向高端,从重利润走向重品牌,追求品质第一、品牌至上,以质量求基业长青,不断形成符合现代制造文明的商业理念和价值追求。


  培育“工匠精神”需重塑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然受其关键影响,对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各个环节都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家对公司的定位、对产品的追求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产品的质量与高度。特别是劳动分工日益细化后,自上而下的“工匠精神”的传导变得更加重要。苹果产品的卓越固然离不开生产环节中每个人员的努力与付出,但人们更多地将其归功于乔布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


  关注企业家精神的重塑,在其生产的源头注入“工匠精神”的核心特质,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产品的设计、原料的采购、生产流程的改进、质量的管理等环节树立精品意识,从人才的聘用与培养、管理的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着手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最终才能提供具有“工匠精神”的产品。


  培育“工匠精神”需尊重匠人价值。“工匠精神”始终是一种稀缺的品质,甚至于成为了情怀的象征。马克思·韦伯认为,对人影响最大的就是职业,职业近乎宗教,鼓励人们全身心投入到对职业的辛勤劳动中去。西门子集团掌门人冯·西门子说,8000万人口的德国拥有2300个世界名牌,“靠的是德国人的工作态度,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德国员工承担着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质造、中国智造”的转变,核心在于人。


  重新发现挖掘工匠及“工匠精神”的价值,从社会外部来讲,要树立“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理念,营造尊重匠心价值、重视匠心人才的氛围,让全社会认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让工匠得到应有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回报,使“工匠精神”成为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从企业内部来讲,大力培养“质量人”,从人的价值层面、精神领域入手,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习惯与做事方式,使更多人孕育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匠心”,欣赏自己的工作,在每一个细节中,体会做事的乐趣。


  培育“工匠精神”需重视知识产权。企业缺少“工匠精神”,不愿在技术和产品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表面来看是追求短期利益,根源在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缺位。“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产品日复一日的追求与付出,对品质的坚持与追求,背后更是对产品工艺和流程创新的不断求索。但是,企业生产工艺或流程得不到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引来大量企业的模仿,致使企业无法获得与投入对等的回报。长此以往,愿意“无私奉献”、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自然越来越少,“工匠精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培养“工匠精神”需要企业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发展机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重视自身的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利用知识产权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同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完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其他新形态创新成果的保护机制,提高公众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监督,健全惩处侵犯知识产权产品的法律制度,切实调动企业专注产品、制造精品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杭州市政府研究室】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