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总裁”张太喜:双汇让我能够并继续发挥能量


作者:任芳    时间:2012-12-13





从最初的“搬运工”到如今的总裁,17年来,张太喜见证并亲历了双汇发展的每一步。

  张太喜如何看待双汇?他的话题跳跃式地转到了双汇集团大厦前那个简洁却不乏力道的“一滴水”雕塑上。

  “我也是一滴水。”张太喜说,但幸运的是他和7万名员工一起融入了双汇的产业海洋,“海的博大与包容,给了我空间,让我能够并继续发挥更大的能量。”

  ■ 人物速描

  张太喜,40岁,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工商管理硕士、畜牧师。1995年进入双汇工作,历任双汇集团车间搬运工、车间主任、分厂副厂长、厂长;2007年起先后任双汇集团旗下罐头公司总经理、唐山双汇总经理、淮安双汇总经理;2011年任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肉制品事业部总经理,2012年起任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第三届(2012)河南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

  ●17年历练,搬运工成长为总裁

  东方今报:张总,能否简要谈谈在双汇集团17年的职业进程。

  张太喜:我1995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双汇工作,刚开始的工作就是“搬运工”,然后一步步地再到车间主任、厂长、总经理和总裁。17年来,我对职业和集团的认识全部来自于我在车间工作的经验。

  东方今报:伴随着双汇的发展,您从中得到了什么?

  张太喜:我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双汇集团赋予的,双汇培养了我。我能从一名基层员工到公司高层,是它公平公正的竞聘制度给予了我机会,让我在双汇集团能够并继续发挥我的能量。

  东方今报:这种能量会让更多人受益吗?

  张太喜:万隆董事长在用人方面曾提出一个“五讲一不讲”(讲学历,讲水平,讲道德,讲业绩,讲能力,不讲关系),这种用人机制让双汇集团能够聚集起那么多有才能的人一起打拼。

  ●“3·15”事件是危机更是机遇

  东方今报:2011年的“3·15”事件让双汇受到了很多关注。能不能描述一下现在的双汇发展状况?

  张太喜:如今再回看“3·15”事件,其发生原因确切地说是产业链上游的问题。事件发生后,公司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把关管理,在内部实行质量管理体系自查、大排查,特别是实行生猪头头检验、肉制品产品批批检测,实现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合格。

  东方今报:“3·15”事件对双汇集团现在是否仍有困扰?

  张太喜:我们愿意用数字说明。2011年双汇肉制品销售量为145万吨,销售收入为225亿元,双汇肉制品稳居肉类行业第一的龙头地位,2012年预计双汇集团利税总额将达到60亿元。

  东方今报:这是不是意味着双汇集团应对“3·15”事件的措施发挥了作用?

  张太喜:对,经过危机事件,双汇集团内部对干部队伍和产品结构都进行了调整。下一步,双汇集团会在全国扩建一批工厂,为双汇集团“十二五”末肉类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努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