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本第三代华侨,却仍保留着中国国籍;他是日本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同时也是日本横滨企业经营支援财团的评议员、横滨市商工会议所议员;他是日本信息系统开发、护理领域的领军人物,同时也在日本政界、商界有着广泛人脉。他就是日本大洋系统科技公司董事长萧敬如。
创业难,守业更难
50年,对于一个企业的寿命而言,并不算太短。而对于一家开在日本、并且从事机械设计和技术开发的企业而言,其意义更加不言而喻,让人对其背后的荣辱辛酸产生浓厚兴趣。
萧敬如的父亲1963年在日本横滨市创立大洋工业设计公司时,老一辈华侨在日本大多还从事着“三把刀”,即做裁缝的剪刀、理发的剃头刀和做厨师的菜刀的经营活动。所以他父亲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萧敬如的父亲当时从事新机械研究开发,业务做得很大,经常为日本大企业设计产品。日本民生企业找一家中国人公司做设计,这在常人眼里有些匪夷所思。但是,萧敬如的父亲就是凭着过硬的技术和诚信赢得了日本民生企业的信赖。这些业务在萧敬如执掌公司后,仍旧延续了下来。
1996年,萧敬如正式接手公司,开始独当一面。接手公司时,大洋公司的主要业务已由传统机械设计转向电子零部件及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等。
“创业难,守业更难”。萧敬如对此深有感触。执掌公司后,他时刻思考的一件事,是如何将公司做大做强,但又不至于将公司带向危险。经过仔细考察调研,萧敬如在巩固原有业务基础上,决定开拓护理和咨询两个全新领域。
萧敬如的眼光的确独到,刚开发护理产品,便得到了注资。如今,日本养老院里有30%的管理系统来自萧敬如的公司。不仅如此,他的公司在护理领域不光有核心技术,而且有管理系统、护理终端,在日本整个护理行业可谓独一无二。
近十几年来,萧敬如对咨询业务投入了很大精力。他认为,公司要想发展,必须开发市场上游,只有了解和接近市场,所开发的服务才能被市场接受。
萧敬如经营公司以来,不仅将父亲的事业做大了,而且使得业务内容更合理:上有接近市场的咨询业,中有业务系统,下有机器嵌入式系统。萧敬如向其父亲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执著的“中国心”和“中国梦”
萧敬如的父亲和萧敬如分别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华侨,但却至今仍坚持使用中国国籍。
少年时代的萧敬如一心想做飞行员,在大学期间取得了飞机驾驶执照。然而,毕业时,却因为他的中国国籍身份,没有一家航空公司愿意雇用他。尽管很失望,但萧敬如仍旧没有放弃中国国籍。
萧敬如的父亲非常热爱中国,并且专注于国内经济建设和发展,在将接力棒交给萧敬如时,不忘告诫儿子要“为中国的发展作贡献”。
1979年,萧敬如的父亲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中国百废待兴的局面让这名华侨心中燃起了希望。第二年,萧敬如的父亲带领一家五口再次访问中国,作为日本爱国华侨,他们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此后5、6年间,父亲和萧敬如频繁来往中国,根据国内需要,为中日企业合作牵线搭桥。
上世纪80年代,电脑刚刚商业化,中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储备了一定人才,但缺乏资金和商业渠道。当时已升任大洋公司常务董事的萧敬如开始与中国有关部门接洽,并于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较早的外商独资公司——大洋阿克斯北京有限公司,专做软件开发,萧敬如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尽管后来出于经营战略考虑,该公司转让给了日本西科姆集团,但却为中国软件业开发作出了卓越贡献。
萧敬如执掌大洋公司后,不忘父亲嘱托,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2008年4月,大洋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中科创达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专做安卓系统开发,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该公司目前已成为中国领先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专业供应商。
萧敬如在中国国内的投资可谓一步一个脚印。2012年,他出资上海莱康企业管理公司,开展护理业务。同年,出资设立大洋正铭咨询公司,开展通关、保税、财务等咨询业务。2013年,他又在北京成立大洋创智科技公司,开展养老相关咨询、教育、软件开发等业务。
萧敬如正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父亲“为中国发展作贡献”的嘱托。用萧敬如自己的话说,全球化缩小了各个国家的差异,作为出生在日本的中国人,又在中国做了30年生意,自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的使命就是缩小中日之间的差异,而这就是商机”。
来源: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