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求存图强―――访太钢集团董事长李晓波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因高速增长而忽略的诸多矛盾完全暴露,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环保执法不严等等,都是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钢铁工业唯有主动适应“新常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才能度过这段艰难的阵痛期。”近日,太钢集团董事长、党委常委李晓波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钢铁业面临三方面压力
李晓波认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钢铁业将突出面临三方面的压力:一是产能过剩压力。从粗钢新增产能来看,2012年我国新增粗钢产能爆发式增长1亿吨以上,2013年新增产能8000万吨,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钢材的消费强度也在逐渐减弱,这就导致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压力依旧是困扰钢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资金压力。钢铁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和成本进一步加大。银行现金流量不足,信贷规模收紧,负债率高的企业将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三是环保压力。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这部被称为中国现行法律中最严格的专业领域行政法,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钢铁行业的环保压力和环保成本将进一步加大。
“可以说,钢铁行业多年固有的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环保理念将被打破,这将成为钢铁行业的‘新常态’。”李晓波表示,“我们既要看到短期经济发展的压力和困难,又要看到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积极变化,准确把握发展规律。”
为此,太钢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改革为统领,以提升经营绩效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品种质量为重点,以对标挖潜为方法,传递市场压力,增强干部动力,激发全员活力,快速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太钢坚持咬定战略目标不动摇,坚持做强主业、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形成了在资源、技术、装备、品种、绿色发展、人才队伍等多方面独特的竞争优势。“当然,在创新体制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强队伍动力和活力等方面,我们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新的突破。”李晓波表示。
安全、环保、质量等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要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作为基础性、前提性工作来抓,进一步提高标准,提高水平,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促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李晓波强调。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太钢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形成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事事有人负责、处处有人管理的安全管理网络。在环境保护方面,太钢以改革创新精神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通过发挥自主创新优势,保持了工艺装备的世界领先,实现了绿色制造、清洁生产,打造了以节能、高效、长寿为特征的绿色产品集群,开发了大批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动从企业小循环向社会大循环的转变,实现企业与城市功能互补、相互融合。“太钢的绿色发展实践证明,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变革完全可以解决钢厂的环保问题。”
“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就要全面引入市场机制,面向市场,深化改革。将市场压力传递到各个厂矿,引导各生产经营单位融入市场,实现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李晓波说。
据了解,今年太钢着重实施市场化改革,对各单位的收入分配由考核内部利润模式改进为考核市场利润或市场成本,让成材厂直接面对和感受市场,寻求优质高效订单。李晓波表示:“目前来看,效果很好,冷轧硅钢厂上半年关键指标顺利实现预算目标。其中,市场化利润预算完成率106%,降本增效预算完成率131%,10项质量指标中9项好于上年水平。”同时,太钢还把一些与市场关联度大的二级单位直接放在市场的风暴眼上。以精密带钢公司为例,去年太钢把营销部一个科室整体放到精密带钢公司,使该公司实现自主订货生产销售,营销体制的变化带来了营业收入的变化。上半年,精密带钢公司围绕盈利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主线,面向市场调整品种结构,面向现场提质降本,生产经营逐月爬坡。异议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64%;产销率100%。
深化品种质量管理是钢铁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太钢来讲,品种质量是竞争制胜的核心、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求存图强的唯一出路。”李晓波表示。太钢坚决摈弃热衷产量、规模的传统发展思维,坚持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核心战略,充分发挥多年积累而成的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品牌等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以岗位职工严格控制、精心操作为重要保证,培育壮大“高、精、优”的战略产品集群,形成别人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走出“红海”,拥抱“蓝海”。此外,太钢还将全面深化对标挖潜、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靠内生动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总之,面对‘新常态’,我们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不动摇,正视差距不盲目,深化改革不懈怠,迎难而上求发展。”李晓波最后说。
来源:中国冶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