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高中学历的大学讲师―――记攀枝花钢城集团环业公司渣二厂综合班班长何明发
当下钢铁行业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攀枝花钢城集团环业公司渣二厂综合班班长何明发就是一名由普通劳动者逐渐转型升级为学习型、技能型、专家型的代表性人物。
时间追溯到2012年的夏季,焊工班休息室里传来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焊工何明发被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讲师。一个原本只有高中学历的普通工人竟然成了大学里的讲师,而且连续5年获得钢城集团青年岗位能手、钢城集团名师带高徒活动优秀师傅等荣誉称号,享受公司特殊津贴……何明发,究竟何许人也?
“井”字号人物
自钢城集团1999年举办第一届技术比武大赛以来,何明发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届。但令人想不通的是:这个在焊工领域响当当的人物,却从没有得过第一名。“不是榜眼,就是探花,从未拿过状元。”对此,何明发自我调侃道:“我就是公司的‘井’字号人物,排名横竖都是第二或之后。”
其实,“名次”二字在何明发的心里并不重要,他告诉笔者:“每一次比赛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更要用心体会。”在他看来,为每一次比赛付出的点滴都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的平台,他能领略到其他优秀选手在操作中的风采,通过对比寻找自身的缺漏。
练就绝活
一次,在对吊车的发动机缸体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不到一天焊缝就开裂的现象让何明发着急上火了好一阵。在扎实的理论基础的支撑下,他总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何明发再次回到了维修现场,通过增加加热减应区的方法成功破解了这道技术难题。但图省事的工友们劝他别用此方法,“若采用此方法,原本10分钟的焊接时间要增加到4个小时,费时费力。”但他不怕麻烦,说:“与其用10分钟换来短暂的运转,还不如用4小时换来经久耐用。”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如今,那台吊车已经报废,但发动机缸体依然完好。
何明发的“绝”活还体现在为员工编写教材一事上。每当厂区引进了新设备时,他总会事先详细阅读其《使用说明书》,再查找大量的资料,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教程,以便员工在短时间内熟悉陌生的设备。工友袁红礼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师傅赞不绝口,捧着这本接地气的教材连呼:“实用!实用!”
执拗得犯傻
在钢城集团的“三项制度”改革中,何明发所在的班组由20人减少至6人,自己也由工会组长转身成为班长。“最大的挑战在于将铆工和焊工合二为一,除了对设备进行维修以外,还承担着对相关备品备件的制作,工作要求更高了。”
白天,何明发要在厂区制作物件或外出对近10公里的管道进行维护;下午6点停机后,要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检查修护。
“这段时间,最早下班的一天是晚上10点半,凌晨两三点才忙完那是常事。”笔者在班组记录本上看到,自今年3月份的改革以来,他所在的班组完成修旧利废55项、计划检修95项、制作加工件180余套,维检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
在工友们看来,何明发对工作执拗得有些犯傻,“有些活又不是急活,何必着急呢?”他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强迫症”,“当天的活若干不完,就睡不好觉”。因此,在厂区的夜里,他常常是与月亮、星星、焊花相伴。
尽管工作繁忙,但何明发总会按时出现在机电学院的讲堂上,将自己在工作中总结出的老经验和新发现与学员们悉心交流。有学生感叹:“何老师能够2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从一名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普通工人成长为校园讲堂上的专家,着实让人佩服。”
来源:中国冶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