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徐茂栋是国内知名互联网联合创业平台--星河互联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也是一名互联网连续创业者,在中国互联网创业及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其创立的星河互联成立于2009年,聚焦互联网企业的创建,与创业者成为联合创始人,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创业基地、创业培训、人才服务、融资服务等一站式服务,长期帮扶创业公司发展壮大。
星河互联创始人兼董事长徐茂栋
以下是徐茂栋对于创业公司管理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分享:
新年开工,本应说些祝福的话,但是我相信开工大吉这样的话大家一定听得很多了,不少我一个,更重要的是,有些问题不能等,必须尽早提出来,越早越好。今天我想说的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的一点思考,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分享给大家,希望创业者的路越走越好。
创业20多年至今,我很庆幸身边有一群不断挑战自己勇于开拓的合伙人、员工和朋友,我们互相砥砺、一路风雨走到今天。然而,因为先后创建并管理过几家公司,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有一类现象是我深恶痛绝也是最为警惕的--推诿现象。
我把这种现象称为工作中的"推磨逻辑"。战争指挥官需要好武器,说兵工厂需要足够好,兵工厂说需要大学培养出出色的工程师,大学说那需要幼儿园很棒,幼儿园说……在一项中作中,责任方将问题归咎于协助方,最终的结果就是任务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而所有参与者都怨声载道。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谁,我都要先痛斥责任方一顿。完不成工作只是最浅层次的影响,如果对这种想象有一次纵容,长此以往,互相推诿就会像癌症病毒一样蔓延至整个公司,最终不仅毁了员工,也会使整个公司失去创新和前进的动力,内耗而亡。公司发展史上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很多大公司的衰落,都是起因于这个微小但致命的细节。因此,一旦遇到类似情况,我一定会立即将这个苗头遏止住。
为什么很多初创公司,遇到问题时都能迎刃而解,只要方向正确,在一年甚至半年的时间内都能取得可喜成绩?因为创始人的特质。凡是创业者,都是敢于直面问题、擅长用最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人,他们都明白,等、靠、要就是死路一条。
题外话:你觉得刘关张是最好的创业团队吗?
但是,一旦公司获得进一步发展、开始扩张招人的时候,整个创业公司的效率就会开始下降。本质原因是,后来招聘的员工不是创始人,幸运的会招聘到愿意把公司当作事业一起奋斗的员工,但很多都是打工者,等指挥、靠同事、要支持是很多人的共性。这时候,不是大家一起向前冲,而是创始人带着甚至拖着员工向前冲,势能当然是不一样的。
随着人员的增加,沟通成本上升工作效率下降是任何公司都无法避免的,但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却是致命的。所有失败的创业,执行力不好都是关键因素。
我一直把自己当成创业者,每一家公司都当作创业公司来经营,因此我需要我的员工做到,面对当前的工作结果,责任方给出的是反思工作的不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说因为协助方的问题所以工作没办法完成。在之后的过程中,我会一直盯着这项工作及其负责人,直到他们达成预期,一次两次之后,这些负责人就会自动按照这一思路走下去,我也可以暂时放下这块工作,直到有新问题需要解决。
这样坚持下来,无论是责任方还是协助方,都会得到成长。最终的结果是,你的员工在进步,你的公司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我一直认为,新员工培训主要培训什么?首先培训解决问题的态度,然后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我们公司的墙面上有一张图,我非常喜欢,也是我希望的员工的状态。
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在我看来,管理的本质是最大可能的克服人性的弱点。学术上有很多关于人性的假设,比如最为熟知的理性人假设,虽然这些假设被更多的理论证明存在瑕疵,却依然有其合理性。人都是懒散且追求安逸的,人潜意识里都会避免被责备,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工作中,这些弱点就会变成安于现状、互相推诿等现象,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率,因此便有了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的实践。
当然,再有效的管理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像公司创始人那样工作,愿意挑战自己舒适区的人只有少数部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要学会一种平衡--短期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和长期具有创造及开拓能力的员工的平衡,前者能保证公司的生存,后者则影响公司的未来,而能集二者与一身的人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
另外,还想多说一句,很多创业公司员工越来越多时候,就开始建立章程,完善管理制度,希望通过标准化的管理让公司正规化。章程这种东西,是一把双刃剑,人力、行政、财务这些支撑部门的章程是必要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核心业务的章程化管理,却可能适得其反。
记忆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很多公司觉得只要遵守章程,就能持续成功,于是开始推行严格的流程制度,最终,员工就把遵守章程和纪律当作工作本身。机械的遵守章程,也是"推磨逻辑"产生的原因之一,同样需要警惕。
接触过那么多的创业者,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动,就是他们身上的创业激情和敢闯敢拼的劲儿,而这种激情和劲头是可以传染的!创业者们在带领公司向前快速奔跑的时候,可以多和员工沟通自己的想法和愿景,用自己的状态去影响和改变你的员工,尽最大可能远离"推磨逻辑"陷阱,让自己和员工、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向成功的目标前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