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今年“十·一”以及此后的双11,彩电市场将迎来高端产品的全面爆发。记者日前采访了多家主流电视厂商,发现他们都将高端电视产品推向了销售市场的前台。尤其是高端电视中的代表OLED有机电视,更是加速了市场布局。电视行业的“品质革命”正在全速推进。
主力厂商选择OLED产品阵营
作为高端电视产品代表的OLED有机电视,前几年还是大部分普通消费者仰望的昂贵产品,但是随着国内主流厂商的大面积布局,OLED有机电视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4年起,电视龙头企业长虹上市了国内第一款OLED有机电视。康佳、创维、LG等主力品牌均在推动OLED有机电视方面不遗余力。从2015以及2016年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展上可以看到,OLED有机电视更是作为主打产品在几乎每个电视品牌展位上进行展示,充分证明了引领未来发展的OLED时代已经开启。
IFA2016柏林电子消费展上,长虹展示了最新的OLED曲面电视Q3A系列,有65吋和55吋两个规格。在今年国庆前夕,创维也推出了两个尺寸四个系列的高端OLED电视。目前,创维高端OLED有机电视S9系列的S9300、S9-1和S9D,以及LGSIGNATUREG6、康佳V91,都是OLED有机电视阵营的主力军。
长虹OLED有机电视Q3A系列
对于在OLED有机电视方面的动作频频,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苏子欢认为,OLED是电视行业发展的趋势。LCD电视是依赖背光透过屏幕成像,在色彩、角度、和对比度上远远不如OLED的画质效果,OLED没有背光,由屏幕表面的有机像素点直接发光成像,在色彩、观看角度、对比度上有着明显的画质优势。凭借OLED有机电视像素自发光带来的画质绝对优势,长虹会坚定不移的把握趋势,开发更成熟优质的OLED有机电视产品,用最高的性能价格比给消费者创造不断的惊喜。
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苏子欢接受采访
技术升级OLED电视迎来市场机会
在2013年OLED的上市初期,OLED在产品寿命、良品率等方面面临质疑,而今通过两年的技术努力,这些问题已经不复存在。OLED电视实现了大屏化,4K化,家庭化的应用。这被电视厂商认为是OLED的市场机会。
据了解,OLED技术最大特点是每个像素独立自发光也就是说能够在不需要发光的时候完全关闭,所以它具有非常完美的黑色显示能力,在可视角度、色彩、响应速度方面都有着LCD液晶屏所难以媲美的优势,并且可以实现柔性、透明、超薄等液晶很难做到的物理特性。同时,OLED技术放弃了对用户眼球造成伤害的“高亮灯珠”发光体,它采用自发光的方式,把这一部分的有害蓝光减至最轻,几乎可以忽略对用户眼部根本性的伤害。这与当下人们注重的健康理念不谋而合。
因此业界有观点认为,OLED已经成为现在发展的潮流,在以后可能大部分的电视显示技术都将采用OLED。
如今,全球高端电视市场内OLED需求正快速增长,而基于中国市场消费升级,以及中国电视厂商的推动,中国OLED有机电视市场也在急剧扩大。调研机构IHS的数据就指出,2015年中国OLED有机电视市场份额仅占全球市场的10%,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稳定在20%左右,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OLED第一大市场。
明年OLED有机电视将加速普及
随着国内中产阶级正在崛起,其对消费产品更多的关注到健康和品质两大主题,高端电视已经成为电视升级换代的主力军。OLED有机电视,当仁不让的成为电视厂商占领高端市场的利器。
目前,各大电视厂商纷纷在OLED的市场推广上加大力度。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苏子欢表示,长虹将凭借科研团队的努力,通过技术革新,在进一步降低OLED功耗,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会进一步降低OLED有机电视产品的零售价格,让OLED有机电视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庭,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OLED产品带来的卓越画质。长虹会在四季度加大对OLED产品的曝光率,强化上样、培训和终端推广。从而在2017年进一步提升OLED产品的市场份额。创维和康佳同样表达了对OLED有机电视的信心。创维提出了20万台的销售目标,而康佳也将OLED电视定位于核心旗舰产品。
业内专家表示,OLED有机电视凭借显示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已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电视厂商已经全面认可OLED的优秀表现并开始在中高端产品上布局。随着技术进一步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OLED产品将会进一步普及。电视显示技术的换代大潮已经开始。只要OLED的销售占比达到了30%,OLED时代将正式来临。
根据奥维云网AVC产业链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OLED有机电视的出货量为40万台,比2014年增长了4倍;2016年OLED有机电视出货量增长到130万台,增幅明显;预计未来两年,全球OLED有机电视的出货量还将持续攀升,而2016到2017年,在中国更将保持400%的增长速度。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