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体育品牌发展显拐点?


时间:2012-05-30





  前不久闭幕的第3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发布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2010-2011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称,2006-2011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运动服、运动鞋、运动器材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增加值逐年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17.63%,至2011年预计达到1760亿元,占体育产业比重80%以上。目前,“中国制造”占据世界体育用品业65%以上的份额,中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体育用品消费市场。


  伴随着中国服装业的发展,其体育用品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店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0%,销售业绩的增长速度约为20%。但是,自去年开始,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特别是国内上市运动品牌2011年年报表明,受高库存、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行业增速放缓。未来在行业增速整体放缓背景下,各品牌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曾经的辉煌


  如果没有记错,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央视体育频道,从新闻栏目的冠名,到体育赛事都能见到国内一些著名体育品牌的名字。当然,这是他们品牌营销的手段之一,正是在这大规模央视广告的“帮助”之下,安踏、特步等体育品牌获取了更高的知名度;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广告费,这些体育品牌花起来也毫不手软,也从侧面说明了,那些年,他们确实活得不错。


  确实如此,至少是在前十年,不少国内体育品牌都获得了飞速发展,无论是从他们的店铺数量,还是对待广告投放的“豪气”,都可见一斑。


  李宁是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自1990年公司成立后,李宁公司除拥有其核心的“李宁”品牌外,还采取多品牌发展的策略,拥有乐途等多个品牌。另外,李宁公司还控股了上海红双喜集团,全资收购了凯胜体育。


  1996年,李宁整合了北京、广东、烟台等三地公司,建立李宁体育用品集团,李宁本人并担任董事长,同时兼任总经理。有报道称,从1997年到2002年,李宁公司一直保持了中国本土市场份额第一。1999年,当李宁在中国达到7亿元的销售额时,耐克在中国只有3亿元,阿迪达斯只有1亿元。


  2004年6月28日,李宁公司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而此时的该公司已经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产体育用品公司。开盘当日,其开盘价上涨了8%。李宁公司通过发行2.465亿股股票,募集了约5.3亿港元的资金。而首次公开募股面向散户投资者发行的部分获得132.2倍的认购,面向机构发行的部分获得11倍的认购。由于散户的需求强劲,面向散户发行的部分占总发行规模的比例由最初的10%扩大至50%。此后连续六年,李宁公司业绩保持了高幅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83.87亿人民币。


  除了李宁外,以安踏、匹克、特步、361度等为代表的福建体育品牌,前些年的发展也如火如荼。


  这些品牌在发展初期,为了取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以代理、加盟渠道的方式在二三线城市快速开店来达到目的。


  例如,安踏自建立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就拓展了2000多个门店,其布点密度大。有报道称,就1999年当年,安踏的销售额就提升了35%,赢得了很大的市场面,尤是在华北、西北及广东等地区成了优势市场。据了解,截至2010年,安踏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7500家。


  安踏董事会认为,安踏策略性地主攻二三线市场以获取市场庞大的增长潜力。比如,安踏在江苏昆山县级市场就开了13家店,其业态包括标准店、专业店和折扣店等多种形式,以期通过多业态的组合实现对市场的最大化占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