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牌行进在奥运队列,匹克赞助7国奥运代表团


作者:史玉成    时间:2012-07-23





6月27日,在伦敦奥运会倒计时30天之际,来自伊拉克、新西兰等7国奥委会的主席和高级代表齐聚北京,出席匹克(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赞助7国奥运代表团装备交接暨奥运战略发布会。

发布会上,匹克CEO许志华与伊拉克、新西兰、斯洛文尼亚、阿尔及利亚、黎巴嫩、约旦以及塞浦路斯7个国家奥委会的代表进行了装备交接。在伦敦奥运会上,这7个国家的伦敦奥运代表团所有官员和运动员将身着匹克的出场服、领奖服等专业装备出现在伦敦奥运会的赛场上。此次匹克同时赞助7个国家奥运代表团,也打破了中国运动品牌赞助奥运代表团的记录。“我们将借助7国在各个地区的影响力,增加匹克品牌在当地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借助伦敦奥运会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展现匹克的品牌魅力和产品形象。”许志华说。

奥运会作为国内关注度最高的体育赛事,已成为各企业战略部署的风向标。此次匹克还发布了奥运发展计划:即通过两个奥运周期的努力,使匹克商标在100个国家完成注册、并将产品推广到100个国家和地区、力争国际销售收入在10年内达到100亿元。为完成“三百目标”,匹克将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再到2020年奥运会期间,在品牌推广、产品研发、市场拓展方面全面发力。

在品牌推广方面,匹克计划每届奥运会签约至少10支国家奥运代表队和超过10支的国家运动队,以进一步深化品牌国际化和本地化水平;在产品研发方面,继续加大对匹克北京、广州、泉州和美国洛杉矶4大国际研发中心的投入,到2020年实现与国际竞争对手相当的水准;在市场拓展方面,匹克将重点开拓亚洲、非洲、东欧、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策略性进入美国、西欧、日、韩等经济发达和成熟市场国家。匹克还将和合作伙伴、经销商一道,努力实现增加当地就业人口数量、经济收入和社会稳定。

目前,匹克已经完成了名称国际化、商标国际化、管理标准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5个基础步骤,并在全球160个国家完成商标注册,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匹克在海外已经建立30多个经销商队伍和200余家专卖店。截至2011年年底,匹克海外市场销售额已经占到集团总销售额的10%。其在伊拉克、黎巴嫩等地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前三。根据匹克2011年财报显示,2011年匹克在亚洲地区的销售额已接近两亿元。今年2月,匹克在美国洛杉矶旗舰店的开业,使其迈出了市场国际化里程碑式的一步。

“在加速市场国际化的同时,匹克也将继续深耕国内市场。”许志华强调,接下来,匹克将通过持续的品牌、研发和市场拓展,以及精细化的管理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国内市场保持双位数的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提升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军品牌。

中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对匹克的奥运战略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企业鲜有把国际化当做奋斗目标,像匹克这种在名称、商标、管理标准、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方面准备充分的企业就更少了。”艾丰说,“打造成功的国际化品牌,需要长期的积累以及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能力,匹克为中国品牌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

除赞助奥运代表团外,匹克还通过携手NBA、FIBA、WTA等国际顶级赛事组织和巴蒂尔等20多位NBA顶级球星以及格沃特索娃等5位网球明星,并与伊拉克、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队和国家奥委会合作,一举成为目前国际资源最丰富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中国运动品牌。(本报记者史玉成)

来源: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