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12中国品牌领袖峰会暨2012C-BPI(中国品牌力指数)行业第一品牌颁奖活动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并致辞。他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刻,要逐步建立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今年工信部以加快工业品牌培育为重点,选择了141家企业作为全国的试点,组织超过1000家企业作为地区和行业的试点,推动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增强品牌培育能力。
双管齐下提高品牌建设能力
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今年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了品牌创建能力对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为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
杨学山指出,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行业质量品牌管理工作的职能出发,提高品牌创建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掌握系统的品牌方法,指导企业关注品牌成长的过程。管理好从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各个环节中影响品牌的因素,通过高质量的品牌培育过程,增强企业品牌培育的能力。在今年工信部开展的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的活动中,以加快工业品牌培育为重点,选择了141家企业作为全国的试点,组织超过1000家企业作为地区和行业的试点,推动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增强品牌培育能力。
另一方面是为品牌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工信部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种的开发能力,为企业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011年7月,工信部联合7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政策扶持、融资贷款、商标保护、品牌推广等方面,为加快工业品牌培育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
多方合力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杨学山也指出,我国离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还有比较大的距离,还需要努力加快推进,深化推进。他强调,在推进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三个问题:
一是要充分认识品牌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支撑我国工业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础是以低劳动力成本、低技术含量为主要特征的竞争力,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向建立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因此,要站在增强国际竞争力,加速向工业强国转变的角度,重视和加强品牌建设。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到2015年,培育10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及1000个国内知名品牌的目标。从这个目标看,工业品牌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也十分迫切。杨学山希望参加峰会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紧迫性,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为目标,为增强我国的工业国际竞争力做出新的贡献。
二是要研究和掌握品牌培育的科学方法。现在有许多围绕品牌的评价活动,科学、客观的品牌评价活动有助于优秀品牌的宣传推广,也有助于企业改进品牌培育活动。这样的评价活动很有意义,但同时也要肯定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增强和品牌价值的提升,是一个和企业的战略、技术、质量、信誉,以及品牌管理机制等许多方面联系在一起,跨越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品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应该被看作是个案,要看到它内在的科学规律,培育品牌就要认真研究优秀品牌成长过程中那些共性的规律,按照这些规律构建科学的品牌培育方法,并将这样的方法推广到更多的工业企业中去,达到提高品牌培育能力的目标。工信部现在开展的品牌培育的试点工作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三是要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合理推进品牌建设。工业品牌建设既是一个关系到各个方面的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广大企业、科研院所、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组织等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C-BPI为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抓手
在此次中国品牌领袖峰会上,杨学山等参会领导为2012C-BPI行业第一品牌颁奖。同期,C-BPI数据系统正式开通。
C-BPI项目是基于中国消费者对使用或拥有过的产品或服务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独立无偏见的研究,它对提升企业品牌意识,提高品牌管理和决策水平有重要意义。
工信部部长苗圩对C-BPI及此次峰会给予高度重视,他表示,C-BPI为工信部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
据了解,本次中国品牌领袖峰会系首次举办,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企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广告主协会联合发起,是一次来自国际和本土品牌领袖人物思想碰撞的“盛宴”,各级政府领导、企业领袖、学界和媒体精英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解读品牌政策,交流和探讨品牌建设大计。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会长郑斯林出席会议并致辞。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出席会议。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