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好牙,两面针”。这句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如今对于多数人来说只剩回忆。
两面针曾是柳州当地人的骄傲。从1980年新厂建成算起,它已经三十而立了。然而,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两面针并非一个年富力强的“青年人”。
短短数年间,两面针这家头顶“国产牙膏第一品牌”的柳州企业从巅峰滑落。虽然公司做过不少品牌复兴的努力,但成效甚微。近几年,出售几年前买购入的中信证券股票反倒成为两面针的主要利润构成。
现状牙膏业务日渐式微
大约从6年前开始,两面针就逐渐从巅峰滑落,且一直蹒跚在下坡路上。
在广州的很多大型超市,两面针的产品多年前就已经撤下了。“它的专柜卖得不好,自己撤下的”。一位导购员说。
这与几年前的辉煌不可同日而语。在鼎盛时,两面针的销量仅次于佳洁士、高露洁,位居第三位,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保持居第一位。
另一则数据显示,2008年3月,AC尼尔森对牙膏品牌市场占有率情况的统计显示,牙膏领域已经是三分天下,其中宝洁公司的佳洁士、高露洁公司的高露洁和黑人牙膏、联合利华的中华品牌市场份额共约占67%,剩下的33%为其他品牌瓜分,其中两面针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7%,甚至低于新兴的雕牌牙膏,以及抗过敏的冷酸灵牙膏。
这种格局至今未有明显改观。据两面针2011年年报显示,牙膏的营业收入为1.05亿元,占牙膏市场的规模已不及1%。而今,不仅消费者不买账,代理商也开始选择抛弃。
探因管理体制制约发展
一方面主业持续不振,另一方面多元化也陷入泥潭。谈及两面针今日的窘境,专家及投资者多指公司管理层决策不力。
资深专业人士冯建军表示:“它不是突然亏损,而是这几年一直亏损。它的管理班子、企业班子有没有推出相关的政策来止亏、扭亏?其实,针对管理层创新,两面针也做过不少努力。”
2005年,两面针公司请来了时任宝洁全球口腔护理首席科学家岳江前来挂帅。岳江在宝洁有12年的工作经历,被寄望成为两面针抵抗跨国公司竞争的中坚力量。彼时,岳江本人也信心满满。他表示:“现在和将来,参与将两面针打造成中国日化行业的巨头、世界知名企业,是我的梦想。”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此后,两面针多宗高管丑闻相继在岳江任内爆发。在一片涉嫌违规的质疑声中,2008年,岳江黯然离场,与其同期退出的还有执掌两面针多年的“元老级”人物——董事长梁英奇。同年5月,时任柳化集团“二号人物”的马朝梅被委以重任。然而,4年来两面针的状况却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过,相较于质疑两面针管理层,另一位化妆品行业资深人士张兵武更倾向认为是体制问题阻碍了两面针的东山再起。
对此,柳州市国资委的李先生回应:“我们肯定对企业没有过多的干预,上市公司有专门的团队帮忙分析,由董事会股东会决策,不是我们政府单方面的要求。”
但张兵武认为,“政府干预即便不多,但在主要的决策上做干预,那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来源:中国民航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