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组织,会显得浮躁与媚俗,这样就没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就留不住人才。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这是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在全国企业文化现场会上的获奖感言。
年营业收入近200亿元,利税近10亿元,资产超200亿元,品牌价值123.03亿元,员工8500余人,员工人均年收入5.5万元,企业成为涵盖电缆、医药、房地产、生化和投资五大板块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蒋锡培认为,远东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得益于企业近年精心打造的“和”“灵”文化。远东把“和”定义为保持和谐、和睦、合作、均衡关系;把“灵”定义为与时俱进、灵活应变、不拘一格、出奇制胜的一种经营方法论。
企业对员工负责,员工才能真正对企业负责,这是远东的“内和”。这种“内和”在员工王洪平身上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身高只有1.26米的王洪平是集团橡缆厂的一名普通成圈工,但他格外珍惜这份工作。过去因为身高问题,他找工作屡屡碰壁。蒋锡培了解情况后,很快把他安排进了企业。令王洪平更高兴的是,在集团工会的帮助下,他身有残疾的妻子张焕容也被安排到了企业工作。“正是这样开放、包容的心态,集团留住了人才也吸引了很多人才!”原江苏卫视著名新闻主播、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徐浩然说道。作为国家金话筒金奖获得者,在远东企业文化的感召下,多年前他毅然放弃了让人羡慕的工作环境和身份,加盟远东。
发展了不忘社会、回馈社会,这是“外和”。多年来,远东以“和”文化打造了一条远东的慈善轨迹:设立“远东贫困优秀生奖助基金”、赞助无锡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所属的阿炳乐团、在连云港市新浦区宁海乡清河村援建江苏省首家博爱卫生站……远东还广泛参与其他各种慈善事业,帮助各类弱势群体。同时,远东在市场竞争中处处体现着“和”的哲学,讲究共生共荣、共享共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远东积极引领宜兴电线电缆企业共同做大蛋糕,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共同维护行业秩序,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一个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自己,适应环境,寻求发展机遇。虽然是一家在家族制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但在远东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运行机制处处体现着“灵”。为发展生产力,远东积极谋求经营体制的灵动。1992年,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远东进行了第一次改制,变私营企业为集体企业;1995年,为克服产权不清晰、职责不明确的弊病,进行第二次改制,将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7年,为克服市场、资金瓶颈,进行第三次改制,与华能等四大国企合资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2002年,为提高决策效率,进行第四次改制,改混合所有制为民营股份制。每一次改制,都带来了企业的跨越发展,远东的人才、资本、管理、产权等,在因时而异的变革中实现了和谐发展。现在,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还不断从国内外招贤纳士,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逐步使企业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努力实现着从“家族管理”到“管理家族”的转变。在营销机制的创新上,远东更是运用得灵活自如,从“先设点经营,后转化生产”到“结成客户联盟”,完善“三级营销网络”模式,无不体现着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先见之明,在同行业中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远东特色。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一流的企业文化能够锻造一流的核心竞争力,一流的核心竞争力又能铸就一流的企业。从员工的个人生涯与公司的战略规划的完美结合,从与时俱进的长期性培训机制到公司与家庭的深入互动,远东的文化架构无不体现出员工个体与集团公司的和谐共赢。展望未来,蒋锡培豪情满怀:远东“和”与“灵”的文化经历了这么多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要真正成为百年企业,后面的路还很长。他希望立足当前,把远东的软硬实力同步加强,快速推进,激发民营企业的蓬勃活力。(赵辉)
来源:宜兴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