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扶持光伏产业:善用补贴标本兼治


时间:2013-07-03





  2012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定调扶持光伏行业,时隔半年之后的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再提扶持措施。至于措施将在何时出台,有媒体报道称,有望在今年8月。在此期间,有地方相继出台地方版扶持政策,政策在项目建设、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方面有一定力度,为危机中的光伏企业带来了希望。

  对光伏企业的困境,市场内外一直存在“救”与“不救”两种声音。“企业在困难时期政府应该出来救一把,但只能救该救的部分,在市场方面,今后的路怎么走,还得靠企业自己。”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韩冰对此表示。

  补贴多寡有差异

  对光伏产业给予支持,国家和地方均有例在先,这也让光伏业如同“断不了奶的孩子”,一旦停了补贴就“喊饿叫渴”。

  在地方行动方面,今年3月20日,合肥市政府第四次常务会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拉开了地方版拯救光伏业的大幕。《意见》提出,努力将合肥打造成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为扩大内需铺路。新建建筑屋顶,新建城市公共设施,地面光伏电站,被纳入使用太阳能光伏照明的重点范围。

  此外,合肥还将专门设立光伏应用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本市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营企业。除合肥外,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公司也透露,2013年,福建电力将加大配电网投资力度,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配套送出工程建设,保障分布式电源项目全额消纳。

  记者对比发现,3月至4月,各地相继出台的地方版光伏扶持政策大同小异,政策要义都在通过支持光伏在建项目来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救市政策多是指向光伏产业软胁,带有“哪亏补哪”的特点。

  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拟推六项解决措施,包括支持困扰光伏行业的发电量收购、补贴发放不到位、融资困难等问题,令国内光伏企业和部分地区信心倍增。

  6月19日,嘉兴市光伏产业园“关于个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补贴方案”下称“方案”让光伏界瞠目,也引爆了整个光伏业界。根据方案,嘉兴将对14.2平方公里园区内建成的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给予每度电2.8元的补贴,期限为三年,每年下降5分钱,即2013年—2015年的每度电补贴分别为2.8元、2.75元、2.7元。按照企业核算,以此补贴力度,三年半即可回本。

  “此前,财政也给过补贴,不过今年已经停止。”合肥海润光伏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2011年,国家实施“金太阳工程”,对示范项目给予国家补贴。金太阳工程结束之后,光伏生产商都急切等待着发电补贴政策出台。“今年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内部下发 《关于完善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大型地面电站将根据光照条件分成四类区域,分别实行每度电0.75元—1元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布式发电中自发自用部分电量电价补贴为每度电0.35元。这个力度还是有点低。”

  “国家补多少我们不清楚。合肥每度电补贴0.25元主要是为了支持产能就地转化。”合肥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朱胜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扶持政策从供应端转向需求端

  阳光电源是国内光伏逆变器的龙头企业,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连续几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位。阳光电源独立于传统意义上的光伏产业链,它是光伏系统中的一项应用,其作用就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以实现光伏发电接入电网、负载。

  “光伏行业有许多细分市场,你能在这个小市场中占有立足之地,你就是大企业了。我们专注自己的技术,日子比较好过。”阳光电源董事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曹仁贤说,这些细分市场是中小企业能够逆势上扬的原因所在。以前,这些细分市场上的国内高端产品多被国外占据,现在,国内产品已经能够替代进口产品。

  光伏产业被指存在 “三严病”:产能严重过剩、严重缺乏核心技术、严重依赖海外市场。实际上,无论国家和地方如何扶持,均绕不过此三个方面。

  “目前,海外需求萎缩,过剩产能和天量库存就成为高悬在市场头上的‘堰塞湖’,国内发电又不足,所以,针对拯救光伏产业我们提出标本兼治。”合肥市经信委主任王文松说,以合肥为例,目前分布式发电站的发电成本是一度电约1.1元,卖给企业的价格是0.75元,合肥市的补贴是0.25元,基本接近保本。如果国家再给分布式发电中自发自用部分电量电价每度电补贴0.35元,分布式发电就能实现盈利。

  纵观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光伏产业支持措施,一致的地方在于:政府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完善支持电价、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等。不同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二是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支持政策,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这一变化表明国家扶持新兴产业的政策正从供应端转向需求端。“仅仅是政府进行国有化的挽救,直接接盘即将倒下去的企业,是不会扶持出高科技产业的。合肥不会去干涉企业发展,特别是高科技行业。我们只做好自己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情,支持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韩冰说。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