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积极创新财政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模式,通过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资金入股三种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
卓越新能源是烟台高新区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尽管所掌握技术多次获奖,但由于资金短缺,企业产品始终没能形成产业化。公司总经理助理李雪萍表示:“如果再没有资金注入,企业整个项目就得搁置。”
今年3月份,1050万元风险资金的注入让这家小微企业起死回生。为他们“雪中送炭”的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由烟台高新区管委会和双兴、富泉两家社会投资基金共同组建。其中,政府财政投入900万元,社会融资2100万元。烟台市双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经理刘三锁说:“经过严格的审查与调研,发现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其投入了1000多万元的风险投资。”
财政支出6000万元作为引导,带动社会资金2.5个亿元,成立山东第一家以蓝色经济为主题的创投基金。对于成长型的小微企业,烟台高新区实现了第二种金融支持模式——创业投资。烟台高新区财政局局长荆永杰说:“一个企业给30万-50万元的财政资金,不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就想让财政资金发挥放大效应,让一元变成十元,变成一百元。”
直接参与企业投资,资金入股是烟台高新区财政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第三种模式。最近,山东海瑞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要开发一种新药,企业没有花巨资购买试验仪器,而是向企业所在的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求助。海瑞药物研发主任于丹丹表示:“像我们现在用的这款设备,价格昂贵,使用又不是特别频繁。可以支付很少的费用,跟科技园科技平台去申请使用,为企业节省很大的成本。”
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小平说:“生物科技园是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的孵化型科技园区,所以我们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入驻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支持。”
在烟台高新区,财政支出的40%被用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金融超市、金融保姆等多项措施的出台,为500多家小微企业的成长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烟台市政协副主席、烟台高新区工委书记刘洪波说:“通过用政府财政资金作为引导,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社会更多资金参与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扶持,让烟台高新区真正成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梦工厂’。” 王雯
来源:胶东在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