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倾力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作者:王斌    时间:2013-11-19





  记者在吉林省采访时获悉,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的部署,自今年以来,吉林省各相关部门倾力合作,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除实施多项强有力举措外,全省所有科技计划项目中,支持企业、特别是支持民营经济的经费已占到全部财政科技投入的70%以上。

  重点培育150户科技创新型企业

  据吉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吉林省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提升技术创新投入水平,重点强化企业投入主体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可按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提取研发经费;同时设立企业研发经费专户,专项用于研究开发。在此基础上,扩大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规模,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民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全年全省将培育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100户,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户。

  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双十工程”项目,目前全省已组织实施了4批45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均为企业牵头承担。这其中有42个项目由民营企业牵头承担,投入资金5.81亿元,单项投入1000万~2000万元。还组织实施了4批40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承担,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单项投入300万元。

 为推动全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吉林省今年还将围绕省内主导产业与优势领域,组织实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玉米生物化工产品及关键技术、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特色优势新药创制等7个领域的重大专项。

  创新各类平台 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服务

  吉林省积极推进4个国家级高新区和通化医药产业高新区加快发展,支持高新区内企业参与国家、省重大专项的实施,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高新区。同时,还将加快汽车电子、碳纤维、光电子、生物技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力电子、中药、玉米深加工、现代农业等10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吉林省还将认定3个省级并争取建设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推进全省光电子、化工新材料两个产业孵化基地建设。这其中,吉林省还尤为注重建设与之配套的常设技术交易市场,以便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和引导科技中介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代理、技术外包、技术培训等多项必不可少的科技创新服务。

  强化人才 培育引进百名中青年带头人

  优秀的科技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针对民营企业高端人才普遍不足的问题,自2013年起,吉林省开始着力实施培养引进百名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工程。主要包括:落实企业科技人才激励政策,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期权激励、分红激励、奖励等措施,激励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增强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对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和自愿到企业工作的,允许3年内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及工资福利待遇;允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成果形成股权)的70%一次性奖给成果完成人或团队;用非政府科技项目结余经费出资入股或增资入股的,其所获股权的70%可奖给成果完成人或团队;对于新创业企业,允许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按不高于70%的比例折算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

  与此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健全全省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和兼职;继续坚持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有效方式,并不断完善其评价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落实扶持政策 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为了给全省民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自今年起,吉林省还在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上狠下功夫,先后制定并实施了《进一步加快吉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指导意见》、《加快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创新型企业认定办法》等,同时注重突出相关政策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并着力强化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有机结合。

  在此基础上,吉林省还积极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科学的拓展金融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方式和途径,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今年重点开展科技计划项目担保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一系列科技金融专业服务试点;设立吉林省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和完善科技创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担保公司贷款担保、财政贴息机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搭建融资平台等。(本报记者 王斌)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