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地“解渴”技术服务非洲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文静    时间:2016-04-22





  “甘肃的旱地农业技术不仅要让甘肃人民受益,还要走出国门,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共同受益。”对于从甘肃发展起来的旱作农业技术,长期致力于干旱农业生态研究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民充满信心。


  2010年起,在科技部《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非洲地区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合作、开发与示范》项目支持下,李凤民领衔的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研究团队开始执行为非洲干旱国家探索旱地与节水农业技术的任务。


  李凤民表示,甘肃的全膜双垄沟播等关键增产技术已取得明显成效,对非洲国家应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田间实验,探索适合于非洲国家的旱地和节水农业技术,并在当地示范、推广及应用,以提高非洲国家的农作物产量,最终解决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


  李凤民自有他自信的一些道理。甘肃的旱地农业全国领先。“我们的干旱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接近非洲的情况,旱地农业的发展经验更适合于非洲大陆,所以从根本上说,与非洲国家开展旱地农业合作研究,甘肃有着独特的优势。”


  李凤民介绍,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粮食生产应对干旱的能力较差。尤其是2011年,肯尼亚遭受了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种植业和畜牧业遭受了巨大损失。甘肃和肯尼亚的气候资源状况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但很多自然条件又有很大不同,甘肃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而肯尼亚地处赤道附近,四季温暖,土壤的质地和性质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注定了不可能把甘肃的现有技术拿过来直接应用,必须加以改进。


  李凤民和团队为此进行了本土化改进和创新,使其适应非洲本土的自然地理条件。“实践证明,中国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简单易学、成本低廉,适合非洲实际情况。”李凤民说。


  接下来的几年中,李凤民及其团队不断奔赴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进行沟垄覆盖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


  如今,李凤民及其团队已在肯尼亚建立了4000多平方米的试验基地,100多公顷的试验站,运用沟垄覆盖技术,开展旱地玉米和小麦的集雨栽培研发和示范,并积极培训当地农技人员和农户,鼓励他们在自家农田也进行技术试验。而曾经的“不认同”早已被当地百姓和农技人员欣然接受。


  除了肯尼亚,在李凤民的带领下,甘肃旱地农业技术还成功走向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辐射培训了1万多名非洲农技人员。


  李凤民表示,在非洲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中国西北的旱作农业技术,能够为非洲地区粮食产量带来革命性转变。“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通过这些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粮食单产可提高一倍以上,甚至更多,发展潜力巨大。”


  李凤民的研究团队表示,通过粗略估算,只需利用约1/3的耕地,就可以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整个肯尼亚人口。(张文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