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机械压制的农作物生物燃料颗粒投入气化炉,点燃灶头,只见一股蓝盈盈的火苗猛然蹿出,几分钟后,一壶水便烧开了。据了解,这种以农作物秸秆为生物质原料的气化炉日前在肥西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它将废弃秸秆变为新能源,也使正困扰各级政府“堵不胜堵”的禁烧农作物秸秆难题迎刃而解成为可能。
新问世的秸秆气化炉火温高达上千度,可供农家做饭,每1公斤生物料可烧12瓶开水,经济、实用、环保、方便又安全。这种气化炉由位于肥西县桃花工业园的安徽喜阳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是该公司出资300多万元,携手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和院所的4位专家,历时3年的心血结晶。它的核心技术“超烩燃烧”使焦油充分裂解,解决焦油堵塞炉子管道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授其4项发明专利,安徽省科技厅授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各项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秸秆气化炉的成功研制,使中国农村农作物秸秆找到了一条变废为宝的清洁能源新途径,将有效解决困扰政府禁止农民焚烧秸秆污染城乡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和干扰飞机、汽车正常运行而又屡禁不止的难题。(刘贤春 董世一)
来源:合肥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