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断路器“中国研制”梦圆西电,国内自主研发首台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成套装置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2月24日,呼和浩特机场没有直达西安的航班,小杨急匆匆地从鄂尔多斯转机,终于在平安夜回到了西安,第二天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小杨参与了近五年的项目终于要通过技术鉴定了,小杨难掩激动的情绪,这是他进入西开电气十几年以来,最为激动的一次。
12月24~25日,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在西安召开了中国西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电集团”)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联合研发、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制造的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成套装置新产品鉴定会。来自国务院三峡办、国家能源局、国家工信部、中国机械联合会、三峡集团、全国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单位的17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在专家委员会出具的鉴定书上,是这样评价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这个产品是给整个电力工程建设的一份最可贵的圣诞礼物。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整个电工开关产品的发展史上,应该记入史册。”国务院三峡办技术与装备司副司长李秦说。
进口之困
近年来,国内核电站、水电站以及新建的火力发电厂广泛安装了发电机断路器,特别是大容量以及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机组中安装发电机断路器也渐成趋势。为了简化电厂的运行操作,提高机组的可利用率以及核电技术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采用发电机 断路器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国内一直没有能力生产与60万千瓦等级大容量机组配套的发电机断路器,全部依赖进口。“我们也尝试过自己研制,”李秦介绍说,“1980年,沈阳高压开关厂引进Alsthom制造技术,开始研制生产PKG2型空气断路器,1986年第1台样机在葛洲坝大江电厂正式投运,随后又有14台投入运行。但是后来,葛州坝水电厂将14台断路器全部更换为ABB六氟化硫断路器。”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制造技术要求较高,全球范围来看,有能力提供6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发电机断路器的厂商有ABB、Alsthom、三菱、日立等公司。中国电力科学院王承玉介绍说,“目前全球的市场主要由ABB和Alsthom两家瓜分。”目前生产的六氟化硫断路器最大开断电流为160千安,压缩空气式发电机断路器最大开断电流为275千安。
ABB研制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历史最为悠久,1969年,BBC公司(ABB公司的前身)就首先研制成功大容量发电机出口DR-36型、封闭式空气负荷开关和断路器。1985年ABB公司推出了第1台HE型六氟化硫断路器。1994~1998年,HEC-7型和HEC-8型六氟化硫断路器经过荷兰KEMA试验室通过了320项各种试验的考核。该型断路器额定电压为38千伏/36千伏,额定电流为24千安/28千安,额定开断电流为160千安。
HEC-7型和HEC-8型断路器研制成功投入市场后,ABB公司集中精力研制新型六氟化硫断路器,如HECS系列。Alsthom公司以生产空气式断路器见长,其型号PKG2型式,额定电压36千伏,额定电流40千安,短路开断电流275千安。
目前国内的市场由ABB一家占据,价格 一直居高不下,据ABB销售人员透露,目前,适用45万~150万千瓦发电机的ABB7/8型断路器的价格在1000万~2000万元左右,适用于8万~70万千瓦的HESC型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价格也在500万元左右。
在三峡集团总工程师程永权看来,三峡集团一直颇受断路器价格之高昂困扰,“三峡工程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发电机断路器还没有制造出来,三峡左岸的十四台机组都没有安装,但是预留了空间。后来只能选择ABB生产的,因为价格非常昂贵,投资太大,三峡右岸的十二台机组,只装了三台,地下六台机组,装了两台。溪洛渡、向家坝电站,根据设计全部都需要安装断路器,但由于资金的限制,只安装了十六台,还有十台没有安装。我们当时痛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出国产的设备。”
联合研发
于是,三峡集团找到了西电集团。2008年,三峡集团与西电集团签署了联合研制的合同。“西电集团观察了一两年,也下了决心,于是就开始联合研发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过程非常艰辛,西开电气的科研人员发挥了聪明才智,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程永权感叹道。 “从最开始提出三峡集团和西电集团联合研制发电机断路器的动议,到现在应该说有五年了,三峡集团无论从业主还是从科研合作方角度来说,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提供了科研费用,提供了工程上的支持。西电集团也联合了研究院、制造厂,用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来推动这个项目。”李秦补充说。
西开电气开发一处徐刚介绍,产品研制过程中,三峡集团和西开集团公司的技术人员经常开展技术沟通和学术交流,不断明确 和细化研发方向,为该产品制定出科学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西电集团公司所属西开电气和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组织和研制单位,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截至目前,产品的研制过程中一共申请了11项专利,还有一些专利在申请之中。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