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耀 通讯员 孙庆山) 在国家“863”计划储能电池重大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沈阳分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与储能系统科研团队历经3年多的攻关,日前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动力锂电池隔膜,并达到中试生产规模。
国内有关专家高度评价该团队开发的生物质复合材料隔膜,认为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体系和工艺方法。据该团队负责人崔光磊研究员介绍,年底之前,他们将完成自研设备的改进和工艺优化工作,预计明年将形成3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
青岛能源所以生物质纤维素为原料,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熔喷—湿法耦合技术工艺,研发相关生产加工设备,开发出高安全性低成本的生物质复合材料隔膜。该隔膜具有良好的电解液浸润性能、耐热性和阻燃性,并且其电池倍率和循环性能远远优于商业化的聚烯烃隔膜。该阻燃生物质复合隔膜国外尚未见报道。
据介绍,隔膜是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是影响电池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的决定因素。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主流产品是聚乙烯、聚丙烯微孔薄膜和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微孔复合膜,核心技术被国外大企业垄断。商品聚烯烃隔膜的低孔隙率和横向拉伸强度、保液性以及热稳定性较差,无法完全满足电池快速充放电要求, 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