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无锡市商务局出炉了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无锡市实现到位注册外资35.05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达48.1%。令人欣喜的是,无锡全年新批及净增资协议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有46个,超出年初下达目标16个。
重大项目,已成为“领舞”无锡外资发展的强有力因素。而这样的模式,将被延续下来。
无锡市商务局表示,今年,将立足无锡产业升级的现实需要,突出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结合,进一步壮大招商队伍,加大招商力度,改进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政策,强化招商考核,更要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重大招商活动,吸引更多的重大高端产业项目落户无锡。
大项目占比飙高
细数无锡新引进的重大项目,体量都不小,投资总额超过54亿美元,平均单体规模达6100多万美元,其中协议注册外资超过1亿美元有10个项目。其中江苏华地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关于高端服务业增资项目金额最大,协议注册外资高达2亿美元,“路劲蠡苑”开发中高端城市综合体等多个项目规模也在1.5亿美元左右。
加快重大项目落户,是无锡为自己规划的吸引外资重要路径。因此,近两年来,无锡集中资源、聚焦重点,狠抓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性大的“龙头项目”,重大项目占比逐年提升。据统计,2011年无锡新批超3000万美元的重大项目数同比增长1/3,占全市同期外资总量的66.8%,而前两年这一数字仅33%左右。
无锡市商务局局长王学芯表示,新的一年,无锡将围绕“项目推进年”活动,一方面将以“结缘无锡”为主题展开大规模招商,目前已初步安排了十次以上境内外招商活动;另一方面,将招商队伍规模扩充至1200人,打出委托、境外、网上、驻点、社会五大招商方式“组合拳”,实现利用外资质量和规模的同步提升。
与此同时,列出1000个项目与板块及招商人员挂钩,对于重特大项目则包干到商务局主要领导。无锡还将尝试通过网上报名每季度召开外资企业座谈会,现场解决问题。
大体量更要大智慧
从“引资”到“引智”,无锡市以外资重大项目的落户促进技术和管理创新,加速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例如,在2011年新批重大项目中,布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项目颇为亮眼。“布勒机械”入驻无锡已近20年,此番投资公司的设立,虽然规模不过3000万美元,却实现了传统制造业向总部经济延伸的转变,意义不同以往。同样,落户不过几年的无锡世成晶电柔性线路板有限公司此次再度增资3200万美元,投资方也计划将总部从深圳迁往无锡。
更值得一提的是,无锡本土企业海外上市后,将募得的资金反投企业,核心竞争力大为提升。博耳无锡电力成套公司将海外上市募得的6500万美元再投入,上马更先进的生产线,提高产品附加值。
关于招商选资的新思路,无锡市委常委、无锡新区党工委书记许刚表示,“要项目数量更要项目质量,要新项目增量更要老项目增值,要先进制造更要创新创造,要企业集聚更要产业链集群,要国际市场更要国内市场”。他强调,2012年,无锡新区将围绕产业链节点和重点,实施产业链招商,促进企业占领价值链的高端。
据他介绍,2012年,无锡新区将成立物联网、空港产业、软件和服务业三支专业招商队伍,对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册资本低于3000万美元的项目说“不”,并提高先进制造业入驻门槛。除新增5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外,无锡新区还将建立信息产业园、光伏产业园和生命科技园“三园”,以及感知中国“一中心”专业化产业链载体;还将成立两个专项基金,一方面鼓励低水平企业为新项目挪空间,另一方面扶持企业技改提升。
串起整个产业链
在谈及为何无锡能够吸引外资“眼球”时,博西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魏博说,“无锡一切都按国家的规定来。当地的政府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各项政策,告诉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很透明、简单。”而且,良好的工业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魏博举例,“无锡的五金行业十分发达,西门子到当地设厂后,很快就发现当地有很多企业可以能为我们提供配件。”
业内人士指出,聚集全球技术、智力、研发、服务等创新要素,重大项目串起整条“产业链”,将极大促进本埠颇具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发展。
据介绍,投资总额近5000万美元的新项目久保田建机无锡有限公司,将生产小型挖掘机。该整机项目的启动,将促使无锡原本零散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一盘棋”,并吸引配套的众多上下游企业落户无锡。
而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无锡引进欧美资金,新建总投资达2.8亿美元的致优无纺布无锡有限公司项目,更引领了无锡传统产业的提升。“当前资金、土地资源等对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狠抓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占用资源少,技术含量高,可进一步发挥集约和集聚优势,助推经济大发展。”无锡市商务局有关人士分析指出,项目规模大,产品类型及技术水平相应也高,必然提升主体产业层次,也将带动配套产业大发展。据介绍,今年,无锡市商务局已专门设立了重大项目办公室,全力跟踪外资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进、落户及此后一系列服务。
来源: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