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罗山县深入推进大招商活动,确保招商有实效


作者:向炜    时间:2012-03-20





“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事,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信阳市罗山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不断掀起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热潮,大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实现全县利用外资的新突破和经济发展的新跨越。”罗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许远福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招商引资工作时,侃侃而谈。

“我县境内的环球纺织有限公司,成为我市惟一一家年出口突破千万美元的企业。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7家,总投资65亿元;定远石材工业园,已入驻大型石材企业6家,到位资金1.8亿元,年产值7000多万元,石材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罗山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二。”

“2010年,罗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第35位,居全市八县之首。201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710万美元,增长67.3%,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35.5%;新签订省外资金项目24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3.8亿元;完成外贸出口1927万美元,增长257.1%,提前5个月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增幅居全市第一。”

“当然,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罗山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抢抓产业转移机遇,以产业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为重点,瞄准大企业,主抓大项目,深入推进大招商活动,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三化“进程、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许远福向记者介绍说。

谈到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许远福表示,罗山县将认真贯彻重点集约招商理念,持续深化大招商活动,力争全年实现利用外资、省外资金和外贸出口三项指标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至少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个、超亿元项目5个,县产业集聚区实现招商引资10亿元以上,县石材专业园区招商引资超5000万元项目6个以上。

为了实现这一全年目标,罗山县将从突出招商引资重点、确保招商引资实效两大方面做好工作。

——创新工作方式,突出招商引资重点。一是围绕主导产业,链条招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重点围绕服装、电子、石材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核心产品招商、纵横向产业招商、产业链缺失环节招商、配套产业招商,提升产品层次,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企业规模,推动产业集聚。二是依托龙头企业,以商招商。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已落户企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着力在配套企业上下游产品的延伸上,找准对象,搞好对接,以商招商,争取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磁场效应”。三是组建招商分队,专业招商。加强招商专业队伍建设,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聘任招商大使,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沪等重点区域,开展专业化的上门招商。以省、市各种招商活动为契机,积极宣传推介罗山,发布对外招商项目,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四是做好“人缘”经济,以情招商。把感情当做一种无形资产,通过与广大客商讲感情、交朋友,诚请客商零距离接触罗山,感受罗山的人情、服务、资源,用真情打动客商,用服务说服客商,用资源留住客商。五是完善激励政策,全民招商。进一步完善社会招商奖励办法,认真兑现奖励政策,鼓励、引导全社会参与招商引资。充分发挥罗山县在外工作和创业成功人士的资源优势,放大以情招商效应,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招商引资,在全县迅速掀起大招商、快招商、多招商的热潮。

——优化发展环境,确保招商引资实效。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为把罗山打造成为产业集聚的洼地、投资兴业的乐土、交朋结友的福地,该县一是打造优良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发展体制机制,做到配套性好、便捷度高、综合成本低。制定更加优惠的招商政策,只要周边地区能做到的,罗山必须做到而且要更好;周边地区做不到的,罗山要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做到。二是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时刻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实到行动上。继续加大效能建设,坚持把投资者的满意作为服务的标准,在项目立项选址、土地出让、项目建设、生产管理、供水供电、手续办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做到时间最短、效率最高、费用最少、服务最好。三是打造优良的诚信环境。认真落实“四一”招商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上水平上台阶。继续坚持和完善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县处级领导包项目责任制、重点项目督办制、签约项目通报制,确保招商引进的项目早落户、早开工、早投产、早收益。同时,不断加大行政督查力度,严厉查处吃拿卡要和乱收费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大力营造亲商敬商、留商稳商、安商富商的服务软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实现互惠双赢。(向炜)

来源:信阳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