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调动河南省濮阳全市人民上下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引进落地一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提升全市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河南省濮阳市近期正式组织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
据了解,6月9日,濮阳市副市长郭岩松到濮阳市商务局调研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开展情况。在听取了濮阳市商务局关于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情况汇报后,濮阳市副市长郭岩松指出,招商引资作为濮阳市三项重点工作百日攻坚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濮阳市招商引资工作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濮阳市商务局作为招商引资主管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积极谋划,扎实运作,确保完成招商引资百日攻坚目标,推动濮阳市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面向沿海全方位引进
濮阳市副市长郭岩松强调,做好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意义重大,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人员组织到位。一是落实工作措施。建立周例会、周通报制度,通报上周工作进展情况,安排下周重点工作,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台账。要认真梳理招商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包括2011年签约的项目和今年签约的项目都要建立台账,列明项目基本信息、进展情况、项目分包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拟采取的解决办法、时间节点等有关情况。对“落地慢”的项目,要逐一分析,找出制约落地的原因,拿出解决办法,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切实提高濮阳市招商项目落地率。三是落实工作责任。不仅要明确各县区、各分包项目领导的责任,对濮阳市商务局负责的5个10亿元项目的目标任务,也要分解到每位班子成员,实行责任驱动;要切实发挥专业招商小分队的作用,整合力量,细化责任,确保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好的实效。
根据安排,濮阳市自6月份开始,将利用6、7、8三个月时间,集中组织开展赴台湾经贸交流活动和赴闽东南、环渤海、珠三角驻地招商等4个重要活动,邀请一批有意向的重要客商到濮考察投资。同时,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对2010年以来签约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外来投资方进行回访,摸清项目最新进展,查找制约项目发展的原因,解决一批久拖不决、制约落地的疑难问题,着力推动项目落地。落实招商项目台账管理制度,对招商项目逐个建立跟踪台账,推动一批项目落地。力争通过攻击行动,使濮阳市2012年度签约项目落地率达80%以上,2013年上半年签约项目落地率达50%以上,每个县区确保签约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和3个5亿元以上项目,确保落地2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主要是以金融投资、生物制药、食品家具、商贸城及城市综合体投资方面为主,兼顾机械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以此来带动濮阳全市经济发展。
高度重视大踏步进行
为确保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濮阳市市委、濮阳市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作了具体的安排布置。
一是要利用好宣传平台,发挥好濮阳日报、濮阳信息港和濮阳政府网站的传媒作用,开展招商引资论坛,重点宣传濮阳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宣传本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相关规定,为进一步招商引资打好基础。要求宣传部门要利用好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招商引资、创新发展的先进典型以及成功经验,营造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要求各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向社会各届广泛宣传本市濮阳市的招商政策和项目,把广大职工群众发动起来,发挥所有人的人际关系作用,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不放过任何一条信息,形成人人宣传招商、时时宣传招商、处处宣传招商的强大合力。
二是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维护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建设,整合治安防范资源,创造良好的治安秩序,营造和谐平安的招商环境,保障外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受非法侵犯。
三是完善行政执法建设,创造高效廉洁的发展环境。凡是到濮阳市投资的企业,项目建设所需办理的手续和文件一律限时办结,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切实提供一条龙服务。要严厉打击推诿扯皮、以权谋私现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破环招商引资环境,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一定要坚决打击,决不手软,真正让企业放心、省心、舒心。
四是积极打造良好的投资硬件环境。围绕建设“生态族游名城”的目标,加快推进城镇的交通、电力和给排水管网建设,全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五是严格考核推进落实投资项目的签约情况和落地情况。制定完善招商引资完成情况考核办法,招商局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各单位招商引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濮阳市政府督查室要对各单位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定期督查。各部门务必按照要求,强力推进,力求实效,按时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李晓宪 姜宏军)
来源: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