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10时,2013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暨海外金融资本合作推介会开幕典礼在中山市博览中心举行,国家、省、市有关领导、海内外客商、创新科研团队、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等超过1200名嘉宾参会。
本届招商会共吸引境外和境内市外可签约项目181个,投资总额达47.8亿美元,单项目最高引资达8258万美元。预计引进超3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带来超30亿元直接投资和300亿元产值贡献。
招商会引来47.8亿美元投资
每年的3月28日,中山一年一度的招商盛会都会如期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聚首中山,寻求合作伙伴、选择投资项目、施展创业才华。
"本届洽谈会招商成果逆市飘红,境外和境内市外可签约项目总共181个,投资总额达到 47.8亿美元。"在洽谈会开幕典礼上,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说,本次招商成果具有服务业增幅高、大项目引进多等特点,显示了投资者对中山的信心。
招商成绩超额完成,折射出的是中山的发展速度与魅力所在。本届洽谈会签约项目中,境外投资项目8 9个,投资总额12 .5 3亿美元,完成预期目标的113 .9 4 %,注册资本6 .0 5亿美元,完成任务的110 .0 6 %.境内市外投资项目9 2个,投资总额2 18 .9亿元,完成预期目标的2 0 4 .58%.境内市外投资中,三产、房地产项目投资金额超过了工业项目。工业项目55个,投资总额90.8亿元,三产、房地产项目37个,投资总额达到128.08亿元。
单项目最高投资达8258万美元
在开幕典礼上,60个重点产业项目进行现场签约。其中,投资规模最大项目为火炬区引进的广东戴思乐泳池设备项目,主要经营泳池设备制造,投资高达8258 万美元。"世界500强"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落户阜沙建设的空气气体产品(中山)公司也进行现场签约。
据了解,此项目投资1016亿美元,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1.5亿元,可实现税收2000万元。
不仅仅是招引大项目,中山的招商洽谈会已被赋予更深的内涵。在签约现场,古镇利和广场、横栏格林商业广场、东区世贸中心综合体等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签约成为热点。典礼后,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表示,本届洽谈会大规模签约商业项目,可以巩固和提升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杠杆来撬动产业转型。
本届洽谈会,新兴战略产业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投资商在火炬区投资1500万美元的中山翔江精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主要经营研发光学晶体材料、半导体光电产品等。在小榄镇投资4500万美元的中山市惠亚线路板有限公司项目,主要经营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仪表器件等。
此外,一批高新技术、低碳环保项目也将落户中山,如在火炬区投资1926万美元的生物人工肝项目,主要经营高端医疗器械等。
30名海外人才带来300亿产值贡献
产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创新,最关键的是人才。
已历23届的"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正式更名为"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今后每年"3.28"洽谈会期间,都将固定同步举办招才引智活动。把人才当重点,让老字号招商盛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洽谈会首次在中山举办"千人计划"人才中山行、校镇企合作洽谈会等创新活动,还开展了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大型人才招聘会等6项招才引智活动。
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新加坡等地的109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携带项目或技术到中山参加对接活动。根据科技企业技术攻关,本届洽谈会还邀请10名左右"千人计划"人才亲临中山参观考察,吸引人才"工作在外地,创业在中山".一个高端人才能带动一个产业。推进招才引智的项目化,让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团队和载体扎根中山才能产生"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衍生效应。
在大会开幕式上,8个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签约,包括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室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生物人工肝研究团队等2个创新科研团队、1个天然高分子材料院士工作站、1个"千人计划"前孵化器、1个海外院士全淀粉药用胶囊项目、1个中山驻欧洲招才引智工作站。
范围广、类型多、层次高、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今年签约的人才项目都是目前中山最紧缺、最急需的平台和团队。这些项目的落户,初步估计将为我市引进超过3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带来超过30亿元直接投资和300亿元产值贡献。
连接:本届洽谈会首次举办了"海外金融资本合作交流会",来自广东证监局、香港联合交易所、香港特别行政区驻粤经贸处、香港贸发局的高层代表,以及来自中山市的近50 家境外上市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的高层,10多家海外基金、金融机构、券商、律师等机构代表将出席交流会。(作者:常萌)
来源:南方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