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明末清初时期,菏泽的戏曲活动就已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以戏曲团体多,剧种多,名演员多为特点的"戏曲之乡"。中国传统戏曲的四大声腔,即"东柳、西梆、南昆、北弋"在这里都有充分的展现及融汇发展。属于弦索声腔系统的大弦子戏、柳子戏梆子声腔系统的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以及在花鼓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两夹弦、四平调等民间小戏剧种,不仅保留了数以百计的传统剧目,而且唱腔各具特色,表演艺术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此外,还流行过京剧、平剧、豫剧、河北梆子、曲剧、越剧、化妆坠子等剧种,真可谓百花争艳,五彩纷呈。
在戏曲活动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各地方剧种均成立科班,培养演员,组织班社,流动演出。特别是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菏泽的戏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五十年代,由地、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专业剧团即达34个,半农半艺的剧团400余个,业余戏曲演唱队组遍及城乡。1958年前后,除调省两个专业剧团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和山东省梆子剧团外,还有三个剧团支援了临沂、德州等地。菏泽地方戏曲在山东戏曲史中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
在漫长的戏曲演出实践中,培育出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著名演员。早在三十年代,菏泽地区的演员黄儒秀、王锡堂、刘德润等与"豫剧皇后"陈素真同台演出,响遍豫东一带。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崔兰田、赵义庭以及张敬盟、章兰、朱巧云等,也都生活在菏泽这块土地上。在本地活动的戏曲团体中,也培育了大批有相当造诣的演员。如刘玉朋、刘君秋、刘桂荣、黄云芝、赵风来、张全臣、王桂芳、党福修、张玉霞等等,他们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了培养戏曲新生力量,五十年代以来,先后成立了菏泽戏曲学校、菏泽艺术学校等中等专业学校,以及众多的戏曲培训班、民间戏校等,设置了柳子、山东梆子、枣梆、两夹弦、大平调、豫剧等专科,培养了何西良、刘翠芳、谷爱春等崭露头角的新秀。这些灿烂的戏曲之星,在"戏曲之乡"这个百花园里争放光辉。
多年来,菏泽戏曲团体在参加全国、华东区和省级戏曲汇演中多次获奖。在山东省第一届、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共获奖项60余个;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菏泽的《黄牛分家》、《黄桑店》获演出奖,刘君秋、刘玉朋、刘桂荣、张春雷获二等奖,何东明、王庭臣获三等奖,张玉芝获乐师奖,充分体现了菏泽戏曲的强大阵容和实力,菏泽戏曲之乡的声誉响遍全省。1959年,古装戏《三拉房》三进国务院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真、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9年,现代戏《相女婿》在晋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上,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199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敌意团"优秀剧目展演上,大型现代戏《生儿容易养儿难》获六项奖。1995年,在山东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上,菏泽地区的戏曲演出共获25项奖励,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在历次汇演、调演中,菏泽共有30余个剧本获剧目奖,或由出版社出版发行。马家振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法魂》和《龙门渡口》先后获省"五个一精品工程"精品奖。
菏泽的曲艺,也同戏剧一样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素有"书山曲海"之称。流传较长,流行较广的曲种就有十余种。曲艺演出遍及城乡,即便是在偏远乡村,丝弦声、说唱声也随处可闻,节日期间及农闲期间尤甚。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各曲种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曲目和名艺人。1980年山东琴书《大林还家》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获创作、作曲、演出三个一等奖。坠子演员刘瑞莲演唱的传统曲目《三拉房》在鲁、豫、苏、皖一带发行盒式磁带逾百万本。
进入80年代,菏泽的戏苑曲坛,沐浴改革的春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下,广大戏曲工作者,遵照江泽民同志"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指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满怀振兴戏曲事业的信念,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讴歌时代,鼓舞人民,使菏泽的戏曲事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