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镇永丰米业 打造“贡米之乡”品牌


时间:2012-09-19





笔者走进平安镇永丰米业办公大楼,公司总经理曹洪峰热情地迎了上来,手里还拿着几枝金黄的稻穗儿,“这不,我刚从稻田地里回来,再过四五天,水稻就可以收割了,中秋节前就能上市!”曹洪峰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曹洪峰,是平安镇永丰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今年刚过40,个头不高,一身简单装束,跟本看不出是个“大老板”。曹洪峰告诉我们,他当过农电所临时收费员,开过出租车,创办过铁制品厂。1999年,27岁的曹洪峰甩开膀子在镇上搞起了稻米加工厂,以“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一举成为全省龙头企业。


  
  曹洪峰自己富裕了,却没忘记家乡人。2007年至2010年,永丰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压在了曹洪峰肩上,虽然是兼职,可他把心思都用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化解村里遗留的20万元外债,建起了养鸡场。为了让村里人尽快富裕起来,曹洪峰和18户农民家庭签订了有机营养稻订单合同总共30多公顷,与38户签订了1000吨绿稻合同,从种到收到销售“一条龙”。仅2011年,这些农民就增收40多万。为了解决附近剩余劳动力问题,公司里的员工除了外聘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多是平安镇或附近镇村的农民,忙季时一度达139人,在生产一线和质检、销售、团委等部门,农民们都成为了骨干力量,收入也是不菲。


  
  在公司后院,记者随机问了两位员工,一个人说去年收入7万多元,另一位是5万多元,39岁的抛光技师孙茂臣在这干了6年多,他告诉记者,上个月他挣了4300多元。


  
  8月底,公司引进一套现代化管理程序,从采购到生产、进销、存货、财务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开始使用电脑录入,岁数稍微大一些的,学会开机关机后就乐颠颠地跑来告诉曹洪峰“学会电脑啦”。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电脑办公,公司还专门请来了软件研发机构的人员给员工集中讲课。成品保管员阚臣今年56岁,曾经扛锄头的手现在摆弄起了电脑,手还显得挺笨拙,可阚臣说,“咱得抓紧学会他,不能给公司现代化发展拖后腿。”


  
  做好企业先得把人做好,还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连续6年,镇上老年协会都能准时收到曹洪峰资助的活动经费,老人们搞搞活动啥的有了保障。2009年,舒兰市委市政府为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整合大米市场,全力打造“贡米之乡”品牌,曹洪峰响应号召,在每份“平安永丰”宣传册的最明显处都打上了“舒兰大米”四个字,舒兰大米随着“平安永丰”走向全国。
  



来源:吉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