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西乡塘区荣获“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称号


作者:杨静 林飞    时间:2014-07-01





  近日,一个好消息传到邕城——西乡塘区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称号!

  玉粽袭香千舸竞,云龙争渡话风流!每年端午节,西乡塘区便会呈现浩大的龙舟竞渡场面,河面上龙舟竞发、劈波斩浪,河岸上人头攒动、呐喊助威。西乡塘的大小江流,年复一年见证着这经久不衰的传统民俗。

  西乡塘区龙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民俗味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鲜明的龙舟精神,是南宁市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此次摘回“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金字牌匾”,将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成为推动城区打造宜商宜居、科教文化强区的新动力,成为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的强劲精神力量。

  追溯历史

  西乡塘区

  龙舟文化源远流长

  西乡塘区龙舟文化可追溯到公元1053年北宋皇祐年间,距今近千年。

  1053狄青率军南来,如今西乡塘区平话人聚居区居民即为平南军人后裔,每当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相聚看龙舟赛,唱平话歌。“正月元宵妹不睇,留心五月睇龙船,五月龙船真好睇,龙船好睇满江边。”这些唱词在西乡塘辖区沿江两岸延续了近千年,妇孺老幼耳熟能详。

  在坛洛、金陵、石埠等地,龙舟比赛代代相传,源远流长。最具龙舟文化代表的下楞村有许多小巷,几乎是一巷一码头,一巷一个龙舟队,全村一街八巷九码头,大多都在巷口立了牌坊,牌坊上写着碑文,如“正宁码头”背面雕有“福水长流”字样,码头前还立有集资建码头榜。村民傍水而居,房子多是清末民初的风格,屋檐下大多有花纹、壁画,当中不少是有关龙舟的典故,处处流露出下楞人对龙舟文化的重视和对划龙舟活动的喜爱。早在200多年前重修村中码头的时候,挖出的残缺的石碑上就记载了包括现在的隆安县、大新等县都有人前来观看龙舟赛事。龙舟节庆,家家户户包粽子、做糍粑,杀猪宰羊招待八方宾客,而获得冠军的龙舟队员要吃“龙头大餐”,形成了独特的龙舟饮食文化,一到晚上每家每户都要拿出一张凳,集合在一起扎起高高的“架福桥”,燃起篝火,点鞭炮,放烟花,全村男女老少欢声雷动跨越福桥,祈求风调雨顺、福禄寿吉祥,然后还一起到河边放龙灯祈愿好运连年。

  发展至今日,西乡塘区的龙舟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龙舟队众多。祥吉巷龙舟队、祥集巷龙舟队、罗巷男女龙舟队、“的哥”龙舟队、金陵流江网箱鱼龙舟队、金陵镇公鸡13队等都是西乡塘区赫赫有名的龙舟队,而且各具特色。如“的哥”龙舟队成员是清一色出租车司机,人数达到200多人;金陵流江网箱鱼龙舟队队员清一色都是网箱养鱼的养殖户。

  西乡塘区自1979年恢复组织参加龙舟赛至今,城区常年参加赛事的龙舟队有70多支,龙舟总数达60多条,龙舟队员多达数千人,曾参加南宁国际龙舟赛、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首届龙舟文化展演、中国水城“中国联通杯”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等赛事,取得金、银、铜奖200多个,龙舟文化在西乡塘区的传承、保护、弘扬得到加强。

  突出代表

  下楞村

  龙舟竞渡美名飞扬

  “下楞龙舟”是西乡塘区龙舟文化的突出代表。

  坛洛镇下楞村距离南宁市区约54公里,村庄依江而建,村民伴水而居。每年端午,下楞村都要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龙舟比赛,村里八巷九码头,一巷一个龙舟队都参与其中。村中男女老少,个个都是划龙舟好手,家家爱龙舟、人人赛龙舟,“扒龙舟”已成为渗透在村民血液里的一种情结。

  自从南宁举行国际龙舟邀请赛以来,下楞村龙舟队一次都没有缺席,每一次都满载而归。在2007年6月20日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中,下楞村派出15支龙舟队,组成500人的“豪华阵容”,夺得了4个冠军、5个亚军、8个季军,而该村女龙舟队更是所向披靡,囊括了比赛的前三名。

  下楞村龙舟队何以如此强劲?

  左江下楞村段奇石处处遍布沿岸,险滩激流,水底下藏着暗礁,江水从上而下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冲浪,只要龙舟一下水,江水就会对龙舟形成一种冲力。“左江水急我逆上”, 自古下楞村龙舟赛都是逆水而行,所以龙舟好手英才辈出。

  6月27日,记者在当地村委会的荣誉室看到,里面陈列着满目琳琅的各地龙舟赛的奖牌和奖杯,更保存着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龙舟桨和龙舟舵。村支书梁秀庭告诉记者,下楞村的龙舟文化代代相传。上了年纪的老人常跟年轻人讲龙舟文化习俗,“有龙就有水,有水就有食”“不敬龙舟、旱涝无收”,人们对龙舟饱含感情。

  梁秀庭说,下楞村民对龙舟制作师傅尊敬,对龙舟队员敬佩,参与龙舟活动虔诚。龙舟无论在制作、下水、上岸时都要由师公主持祭祀仪式,香火炮蜡、三牲果品供奉,赛前的系列仪式有“祭龙、点睛、摆头、翻身、下水”。当天获得冠军的队伍举着猪头和锦旗在村里巡游,每条街巷都要走过一遍,接受村民的祝贺从而得到足够的尊重,这一荣誉成为团队、家庭、个人享受一整年的精神大餐。

  申报之路

  政府主导

  民间文化焕发光彩

  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政府应当扮演什么角色,西乡塘区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远在北京的中国文联研究员常祥霖先生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点评西乡塘区龙舟文化时说:“西乡塘区龙舟文化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这是一种自觉的民间文化保护,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整个民间自发的活动在制作和管理过程都有成熟的方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大力支持,在其中起到了鲜明的主导作用。”

  自1979年南宁市恢复龙舟赛以来,西乡塘区组织人力、财力、物力扶持城区龙舟队参加南宁国际龙舟赛、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首届龙舟文化展演等龙舟赛等各大赛事,取得突出成绩,有力地助推了城区龙舟文化的蓬勃发展。

  近几年来,城区党委、政府一直将文化强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注重树立文化品牌、培育城区文化,深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全力加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城区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与文化同步大发展。而申报“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也是西乡塘区打造文化强区的一个重要举措。

  今年,在城区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城区党委、政府秉承一切为了群众的服务宗旨,在调查研究中深深感受到西乡塘区龙舟文化积淀深厚,城区人民群众特别喜爱龙舟文化活动,龙舟民俗历久弥新,在广大群众节庆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一条联系群众感情的纽带,龙舟文化是有着广泛群众认同度的城区文化符号。因此,西乡塘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创建申报“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决策。

  对于“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创建活动,城区各级领导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城区党委、政府成立了申报创建领导机构,由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同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申报工作,把开展创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内各单位的绩效考评和干部考核提拔的重要依据。各乡镇和各部门都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把创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纳入本镇、本街道、本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如今“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称号终于花落西乡塘区,可谓不负众望,实至名归。

  助力发展

  文化传承

  龙舟精神薪火相传

  “西乡塘区的龙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当中,龙舟赛凝聚了当地的人心和民族精神,让社会更加向上。”常祥霖先生说。

  的确,“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称号花落西乡塘区,有利于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也会成为城区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的重要推手。但“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意义远非仅此。

  作为南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西乡塘区在提升南宁首位度中举足轻重,近年发展更是迅速,城区面貌可谓日新月异,如何保持高速和可持续发展?全城区人民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精神支点是什么?

  西乡塘区新的历史征程需要确立彰显自我的精神坐标,城区龙舟文化群众基础深厚而力量强大,每到农历五月初五龙舟节群众便自发集结,数十支龙舟逆水逐浪一决高下,凝聚成独特的“逆水行舟、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

  薪火相传的优质龙舟精神,将成为城区持续兴旺发达的强劲动力。

  “当前,西乡塘区正全力建设特色公共文化旅游品牌,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古迹游、文化游、乡村游、自然景观游、工业游、高校游、公园游、美食游、节庆游’九大休闲旅游品牌,而文化内涵是休闲体验旅游的魂。西乡塘区优质的龙舟文化精神体现了南宁提升首位度需要‘壮士断腕’的气魄与担当,正是‘逆水行舟、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的诠释,体现了西乡塘区龙舟文化鲜活的时代价值。”西乡塘区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局副局长张荣说。

  对于西乡塘而言,“中国龙舟文化之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西乡塘区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护弘扬中华龙舟文化。”这是西乡塘区全区上下的共识。

  西乡塘区将深入挖掘龙舟文化的精髓,把龙舟文化引入校园,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从而对龙舟文化进行更好的整理、保护、传承与弘扬。而“逆水行舟、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也必将成为打造宜商宜居、科教文化强区,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重要力量!( 作者:杨静 林飞)

来源:南宁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