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着合作社将我的5亩田地流转出去,每年又可增加几千元的收入。”在有“中国蔬菜之乡”之称的重庆潼南区,46岁的小渡镇双桥村贫困户徐进18日这样说着她的新年愿望。
位于重庆西北部的潼南区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现有规模的农业产业打响扶贫攻坚最后一役,是该区交出的特色“成绩单”。
“进村流转土地前,这里的路,人都走不进来。”土生土长的双桥村人周成祥2014年抱着“带动贫困乡亲就业脱贫”的想法回乡成立潼南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年有余,政府的基础建设扶贫将3米宽的水泥路铺进了村中各户,周成祥流转的660亩柠檬和林下蔬菜产业基地也初有收获,“全村贫困户通过在基地务工,年均收入可达一万元(人民币)以上。”
中共潼南区小渡镇党委书记陈彬告诉记者,该镇下辖16个村,共有建卡贫困户858户,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的扶贫攻坚第一步,“双桥村走出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农业发展路线,下一步,将尝试探索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示范。”
同样是依托农业发展,潼南桂林街道双坝村的2502户村民现已全部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拥有万亩无公害蔬菜的核心区,6836亩耕地上绿色一望无际,装载着萝卜、白菜的皮卡车一辆辆开出村庄,驶往大江南北。
通过引进大户带动、邀请专家现场技术指导、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培养蔬菜经纪人等形式,双坝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不仅将蔬菜远销至全国20余省市,市场还扩大至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地。现在,当地年收入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村户占60%,更有15%的村户实现年收入超百万元人民币。
当地大地升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刘世平说,“已入社的87家中有近20户曾经是贫困户,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
“为实现农业产业扶贫,我们设立了2000万元(人民币)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采取联户带动、入股分红、托管代养、订单采购、金融扶持等措施,鼓励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增收。”重庆潼南区扶贫办主任李万隆说。
“当前,全区蔬菜种植的产量已有200万吨,产值26亿元人民币。鲜销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西部第一。”潼南区副区长朱福荣透露,当地每年累计蔬菜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出口鲜果万余吨,产品主要销往欧美、非洲等国际市场。
谈及下一步的产业发展,朱福荣说,希望在提高当地农副产品质量的同时,借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将现代化农产品销得更广,“走得更远,助推扶贫攻坚。”(钟旖)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