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种有一亩地的早市青菜头,等收成时有近2000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加上政府扶持我们养殖土鸡,日子现在过得很舒坦。”16日,在有“中国榨菜之乡”之称的重庆涪陵区,82岁的石沱镇三窍村村民刘承碧如是告诉中新社记者。
位于长江之滨的重庆涪陵区是闻名中外的“中国榨菜之乡”,目前,该区种植榨菜原材料青菜头面积72万亩,产量达150万吨。榨菜产品出口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产品超7000吨,货值超680万美元。
“榨菜是涪陵的特色优势产业,当前,全区青菜头种植实现产业总产值85亿元,覆盖全区90%的农户,农民售青菜头的直接收入达11亿元。”涪陵区副区长黄华告诉记者,依托主导产业打响扶贫攻坚最后一役,是该区探索出的特色产业扶贫路。
“2015年镇上鼓励我们种植早市青菜头,每亩补助200元,还免费发放了50只土鸡鸡苗,教我们养殖技术。”41岁的李春曾是三窍村的深度贫困户,通过当地精准帮扶,一家三口不仅住进了修缮一新的房屋,家庭人均年收入也超过了3000元。
“利用扶贫攻坚的良机,我们村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三窍村村支部书记王焱告诉记者,目前该村共发展早市青菜头400亩,使全村80户256名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4717元,解决民众稳定增收难的问题。
“通过产业扶贫等多举措并行,全区52514名建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全部跨越了贫困线。截至目前,全区帮助贫困户发展早市青菜头达6881亩,免费发放土鸡19.8万只。我们还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扶贫机制实施方案,对建卡贫困户给予种养殖补助。”涪陵区扶贫办主任王兴勇说。
王兴勇透露,以龙头企业来带动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是当地产业扶贫中效果较好的机制之一。以上市龙头企业涪陵榨菜集团为例,通过“订单农业+风险金+保护价收购”的机制,该集团带动了涪陵30%的农户种植青菜头增收,其中相当部分是贫困户。通过产业帮扶,该区63个贫困村现均形成1至2个特色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有1至2个增收产业项目。
谈及下一步产业发展,黄华告诉记者,当地将积极落实榨菜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使该产业持续推动农民稳定增收。
我要反馈保存网页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