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羽毛羽绒之乡:传统产业转型迈向百亿产业集群


来源:芜湖新闻网   时间:2016-05-17





  2015年12月7日,在杭州萧山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羽绒博览会上,无为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羽毛羽绒之乡”荣誉称号。


  看似不起眼的羽毛羽绒,却支撑起一个庞大的产业。据统计,2015年,无为县羽毛羽绒规上企业达30家,年生产水洗绒2600余吨,羽毛球切片8600万余片,年生产羽毛球700万打,带动全县羽毛羽绒制品企业100多家,全年整个行业实现产值48亿元,实现税收5641万元,初步形成了以羽毛羽绒产业园为载体,东隆、文翔、万利达、光明、蓝翔等规上企业为集群,龙头带动、链条延伸、规模发展的新格局……进入新时期,无为羽毛羽绒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生产模式由粗加工向精细加工,由单一羽毛加工向生产高档水洗绒、羽绒制品方向发展,生产的毛片、羽毛球、羽绒服装、床上用品等产品销售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部分产品成功漂洋过海,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从贴牌起步,羽毛球里创业故事很精彩


  “这是我们无为从事羽毛羽绒行业人员的共同骄傲。”说起“中国羽毛羽绒之乡”这个金字招牌,光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庆好激动地说。


  1996年,潘庆好与很多家乡人一样,开始了羽毛羽绒买全国卖全国的创业,对收购过来的羽毛进行加工,为羽毛球生产商供应羽毛片。走南闯北的他靠着辛苦和勤劳掘到“第一桶金”。2002年,他整合资源创办了光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07年开始,他从生产羽毛片转型为生产羽毛球,为某知名体育用品贴牌代工,提升了产品利润。“为别人贴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既然我掌握技术和产品,为什么不自创一个品牌?”2009年,他注册“翎美”商标,正式进入羽毛球领域。创业的每一步都很艰辛,如今公司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羽毛球专业制造企业,年生产羽毛球毛片1.5亿片,年生产羽毛球240万打,产品远销国内各大城市及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一个小小的羽毛球,里面技术含量可不低。”潘庆好介绍说,目前公司有一个2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长期研究羽毛球重量控制、自转速度、口径大小等。就是凭着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翎美牌羽毛球迅速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区站稳脚跟,光明公司还在马来西亚注册成立了专门的销售公司。


  潘庆好的创业历程是董桥羽毛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董桥的“鹅毛贩子”们以手提肩挑、走街串巷收购鹅、鸭毛并销往本县及江浙一带的小本购销,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驻点收购,再到90年代中后期回乡投资办厂,三次嬗变,历时20年。当时董桥村涌现出30多家羽毛加工企业,固定资产达2.2亿元,年收购加工羽毛11580吨,占全国羽毛市场80%份额,年交易额达5亿元。董桥由此成为业内人士口中的“中国羽毛第一村”。


  “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我们这些羽毛羽绒企业都拥有了较为稳定的购销市场,客户相对稳定,行业知名度和所占市场份额都比较高。”蓝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经理金信长说,多年来无为的羽毛羽绒企业在生产和营销上,与德国胜友公司、ISL(亚斯龙)、上海航空、广州金雀等一批知名羽毛球生产厂家确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羽毛羽绒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稳固的市场基础。“去年,我公司销售中高档羽毛球65万打,产值达4200万元,其中外贸出口就有450万美元。”金信长开心地说。


  “去年我们产值超过2000万元,成功晋升规上企业,今后将着力打造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羽毛球专业制造企业。”通过更新生产设备、技术革新,2015年无为县宏喜体育用品公司从原来粗放式的代加工羽毛球毛片转变为一家专业羽毛球生产企业,并与李宁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公司董事长李方宏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羽毛球只是无为羽毛羽绒产业一个小小的侧面。据了解,目前全县羽毛羽绒产业已形成了毛片、羽毛球、水洗绒及绒制品四大板块生产格局,全行业正逐步从粗加工向精加工,由单一的羽毛加工向生产高档羽毛切片、羽毛球及水洗绒、羽绒制品方向发展,企业生产的毛片、羽毛球、羽绒服装、床上用品等产品覆盖全国,并“漂洋过海”到欧美、非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这些国家和地区客户青睐。


  加快转型升级,从各自为战到产业集群化发展


  5月13日,站在正在试生产的高档家纺面料漂白生产线前,无为东隆羽绒制品公司负责人心里充满喜悦。高大宽敞的厂房,新引进的高档生产线,品质更优的产品都让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作为无为羽毛羽绒产业的领军企业,东隆2008年就落户无城工业园,多年来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15年,东隆公司生产各类水洗绒5800吨,各种规格漂染棉布1700万米,各种规格床上用品72万件套,销售收入4亿多元,利税达4500万元,成为该县羽毛羽绒行业首个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今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一年,新投资的高档家纺面料漂白生产线马上正式投产,同时,我们还要上马高档家纺面料印染生产线,并启动上市工作。”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从最初的羽毛羽绒加工到如今三大产业鼎立,东隆也为周边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表率。“创业之初的羽毛加工企业几乎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也没有品牌意识,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无为县羽毛羽绒协会秘书长杨能玉说。为改变这种状况,无为县一方面引导这些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的管理方式由家族化向现代企业化转变。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打造特色品牌,扩大出口份额,走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子,增强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全县羽毛加工企业中已有6家注册了国内商标,3家注册了国外商标,11家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凯威乐”、“闻啼鸟”、“燕翎”等品牌闻名国内外。胜友、光明、宏盛、亚环、翱翔等一大批企业已走出传统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纷纷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得到双提升。“为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今年我准备新建一个羽毛球品控中心,各项手续都已办齐全了。”金信长说,品控中心建成后,一方面可以为到无为买羽毛羽绒产品的客户提供检测检验平台,让客户对产品质量放心;一方面是外来客户带来的产品在品控中心检测检验达标后,可贴蓝翔公司的品牌销售,仅此一项,就可增加销售收入70%到100%。


  “为延伸羽毛羽绒产业链,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发展以外向出口为主的高档羽毛球和羽绒制品,使产业集群效应更加凸显。”县招商局负责人说。该县成功引进的全国最大的羽绒制品出口品牌企业上海东隆羽绒、文翔羽绒等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了羽毛羽绒产业结构。目前,全县羽毛羽绒企业壮大到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


  为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强沟通与协作,该县还成立了羽毛羽绒协会,通过行业协会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羽毛羽绒产业的整体利润。


  坚持精准发力,“羽毛羽绒之乡”锻造产业新名片


  传统产业转型忙,不仅忙在提升产品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借力“互联网+”的东风,全新的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众多羽毛羽绒企业的主动选择。


  以本报记者走访的翎美羽毛球公司为例,该公司不仅有网站、淘宝店,还开了微信端销售平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去年,芜湖阿里巴巴产业带正式运行,无为羽毛羽绒产业也成为该平台上的一大热点。作为首批入驻芜湖产业带的创业者,无为县齐克努体育用品公司负责人邢朝文对电商市场充满信心。他曾经在电商转型之路上碰到了挫折,如今再次进入互联网,是产业带的全方位服务给了他支持。“公司在2010年就在阿里巴巴上注册。”邢朝文说,当时想尝试电商领域,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最终退出了阿里巴巴。“如今在芜湖产业带平台上,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我们专注于产品,运营人员专注于网站维护、产品发布和售后沟通,产品的点击率和销售量均实现了明显提升。”齐克努等众多无为县羽毛球产品成为芜湖产业带上销售尤为火爆的产品。


  一片池塘掩映在绿色植被之中,临水的小亭子颇有古典情调。走进文翔羽绒制品公司,记者宛如置身于公园一角。这是一家返乡再创业的公司,总经理俞能文曾经跟随父亲的脚步外出创业,在萧山打拼出一片天地。对故乡的情感驱动他返回无为,成为羽毛羽绒产业园的代表性企业。俞能文介绍说,公司早在2008年就注册了,但当时无为羽毛羽绒产业还没有形成集聚,产业园的公共配套还不完善。“近年来,无为的投资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都为家乡的发展感到兴奋。”精干的企业家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企业所在地到芜湖港,一个集装箱的货运成本是1400元左右,比萧山要节省3000元。以平均每月出口6个集装箱计算,仅此一项一年节省成本超过21万元。


  20多年前从无为走出去打拼的李方义,如今已在浙江萧山拥有了一家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的羽绒厂。眷恋故土的他在事业蒸蒸日上时,又在家乡投资4000万元创办了万利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近年来,伴随无为招商引资的强力推进,像李方义这样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明显增多,纷纷回乡投资兴办企业。无为抓住机遇,依托“中国羽毛羽绒之乡”品牌优势,大力推进羽毛羽绒产业园区建设。园区规划面积2.31平方公里,起步区1.39平方公里,并按照“一区多园”思路创新羽毛羽绒产业园建设模式和管理方式。根据规划,产业园将形成“一心三组团”的发展格局,其中“一心”为产业配套服务中心,为周边产业提供配套支持;“三组团”即西部产业组团、东部产业组团和居住配套组团。目前,园区内污水主进水管网、电路改造基本完成,经五路、纬二路正在施工建设,已有5家羽毛羽绒企业入驻园区。


  随着该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的大力推进,无城羽毛羽绒板块正向开城、十里、福渡等1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延伸,辐射带动这些乡镇羽毛羽绒产业快速兴起,以无城为中心的羽毛羽绒块状经济已成为县域支柱产业,正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该县的长远规划,羽毛羽绒产业要坚持走转型升级道路,力争用5至10年时间,将羽毛羽绒产业打造成体系完善、核心竞争力强,集生产加工、市场贸易、研发设计为一体的综合型特色产业集群,力争5年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争取10年内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把“中国羽毛羽绒之乡”的金字招牌叫得更响,锻造成芜湖闪亮的产业名片。(记者王磊 通讯员胡春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