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还未能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敖汉旗仍风沙肆虐。当地新惠镇小王地村的村民黄秀玉,一边卷着旱烟一边仰望天空,盼着雨天来临。
已把玉米、谷粟都播种在贫瘠土地上的黄秀玉,今年52岁。“虽然焦急,但与几年前相比,心里还是踏实了不少。这个定心丸就是政策性农业保险。”
在2014年9月举办的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国际会议上,敖汉旗被正式认定为“世界小米之乡”。这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小县城,近年也屡屡引发海内外持续关注。
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敖汉旗,土壤贫瘠,亦是内蒙古最早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旗县。政策性农业保险旨在解决农民因各种自然灾害及牲畜疾病而致贫,中央、自治区承担保费的85%,农户承担15%。
“敖汉敖汉,十年九旱。”同样居住在该村的麻贵说起这一保险项目直陈其优点:“每亩旱地只需交不到3元人民币,下同。等遇到灾害,按照损失程度,每亩就能得到近160元的赔付,最起码种地不赔钱。”
当地村民黄秀金回忆说,2015年6月—10月,一点雨都没下,种到地里的庄稼几乎绝收,最终还是沾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光,将损失全部挽回。
这期间,在当地承包了200亩土地的玉米种植大户田秀成,受惠最多。“尽管他只给100亩土地上了保险,但最终还是领到了近2万元的赔付。”当地村支书麻守岐说,如果没有保险支撑,种植大户很可能无法翻身。
今年50岁的徐广是当地“养猪大户”。养有百余头猪的他谈起政策性农业保险时表示“每年都入”。
“2015年共有10头猪生病死亡,当地人保财险公司按规定一次性赔付6000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损失。”徐广笑呵呵地说,“省却了后顾之忧。”
赤峰市敖汉旗农牧业局副局长张光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扶贫模式,已在当地深入人心。
张光宇说,除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外,当地官方亦借助“世界小米之乡”的品牌,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小米的生产、加工、销售方面,通过转变种植结构,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争取早日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敖汉旗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扶贫模式,仅仅是内蒙古自治区众多乡村的一个缩影。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7日披露,近年为响应国家服务“三农”的政策号召,该公司已在内蒙古全区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并运用保险杠杆,有效降低农业灾害的损失程度。
该公司提供信息显示,2015年初,创新了农业保险防灾减损设备采购项目;2016年起,拟再次安排项目资金助力内蒙古全区广大农民脱贫。而这一切毫无疑问对于敖汉旗50余万农业人口将产生更实际的意义。
资料显示,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