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之势已成 山煤打造煤炭“沃尔玛”


时间:2012-05-28





 山煤华丽转身(下)

  以煤为主,相关多元的煤炭板块;以高速轮对为主,优先多元的非煤板块;以资本运营和项目孵化为主的金融投资板块——如今,在转型跨越发展的道路上,山煤集团已走出了一条“三足鼎立,相辅相成”的发展之路。

  然而,无论是轮对上马,借壳上市,还是打造煤炭“沃尔玛”,山煤人心中的终极理想,仍然是打造一个拥有国际煤炭供应链的企业帝国。

  借壳上市 玩转资本

  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山煤人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为企业的整体飞跃保驾护航。而二十多年从事财务管理的杜建华深深明白,只有通过上市,企业才能实现“裂变”式的发展,才能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把资源基地扎下去,把上市工作推上去,我们就能拥有两个翅膀,今后的发展也将会是飞速的。”

  2007年年底,山煤集团开始提出上市的设想,准备了四五个月,但因为金融危机暂时搁浅。按照设想,公司原本想采用IPO上市的方式。

  (所谓IPO,即首次公开募股,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

  但当时有350余家企业在证监会排队等着批复。而且山煤集团是国有企业,不是股份制,需要一些政策豁免,用IPO的方式上市,难度很大。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山煤集团开始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股价全面下跌的情况下,他们马上想到调整上市路径,走借壳上市的路子,实现最低成本上市。最终,在众多A股市场的壳公司中,他们选定了中油化建。2008年10月,出于保密的原因,杜建华单枪匹马去谈判。短短一个多小时,便和中油化建谈成,并以每股5.7元的价格锁定,然后用了一个月就取得了初步成功。

  事后,好多人问杜建华,您有什么魔力让上市这件并不容易的事听起来如此简单?他沉吟半晌,只答复了12个字:未雨绸缪,谋定而动,动如脱兔。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一般企业上市准备个三两年都很正常,他能够快速达成,主要还是源于平时工作的积累和对机会的把握。

  杜建华说:“2008年10月,借壳是最佳时机。前提是我们有充足的准备。到了中油化建总部,对方的问题我都能对答如流,尤其是对财务上的情况了如指掌,集团整体发展思路也明确,他们一听就觉得我们比其他券商介绍的合作对象都要好。中油化建这个壳放了两年没出手,他们也要选择好的合作伙伴,我们都是国企,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名誉和股东利益,自然一拍即合。”

  借壳成功后,“中油化建”股票走势一直很好。2009年12月,“山煤国际能源有限公司”的名称被核准,当年便实现了名称变更和资产置换。短短一年,山煤集团的净资产由原来的43亿元增至200亿元以上,增幅高达500%,到2011年年底,已净增加了500个亿,增幅高达1200%。

  2010年10月,山煤集团启动了山煤国际再融资。2011年9月21日,非公开增发获证监会审批通过,共募集资金55亿元,再融资规模在全国企业中排名第三。山煤集团不仅实现了山西省属煤炭企业资本市场权益再融资“零”的突破,同时也刷新了山西地方企业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记录,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20年来山西地方企业融资规模之最。与此同时,10亿元的企业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批准。2011年山煤集团的直接融资额达83亿元。

  今年4月28日,山煤国际的股价已涨至每股28.26元,比当年借壳上市时的锁定价高出4倍多。

  下一步,在资本运作方面,山煤集团将把智奇轮对推向资本市场。智奇轮对项目是全国唯一的轮对生产基地,资产很清晰,因此其上市也是必然的。目前,山煤人正在研究具体方式,最后会选择在国内还是在海外上,需要进一步吃透中外合资企业的政策。

  煤炭超市 全国布局
  
  无论是轮对上马,还是借壳上市,山煤的主业终归还是煤炭,做好老本行是山煤基业常青的不二法门。事实上,早在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之前,山煤集团已经在悄然布局其煤炭全供应链帝国。
  
  记者曾看过《山煤集团煤炭全供应链全貌图》。图中,暗灰色的地球被作为背景,衬托着浅黄色的中国“雄鸡”。在“雄鸡”的心脏部位山西省境内,标注了21个小红圆点和5个红色的三角形箭头,这代表着山西境内的21座煤矿,80个煤炭发运站点和五大煤炭储运中心。而在“雄鸡”的头部、胸部、腹部和尾部,一共标注了18个大红点,分别是山煤集团位于内蒙古、甘肃的煤田,和位于内蒙古、甘肃、河南、重庆、湖北、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地的煤炭物流园区、煤炭储配中心以及煤炭装船码头。



  有了这些物流园区,山煤集团便拥有了吞吐煤炭的能量。除了国内的煤炭供应外,山煤集团还从美国、澳洲、印尼、俄罗斯、外蒙古等国家进口煤炭,同时也向日本、韩国、印度、巴西出口煤炭。

  显而易见,这幅图直接明了地表露了山煤打造煤炭帝国的雄心。

  4月6日上午,在山煤集团办公大楼的19层会议室里,说起山煤打造煤炭全供应链的出发点,杜建华说,作为煤炭贸易型企业,山煤应对风险的能力不强,如果没有自己的煤矿资源,就是无源之水。但我们也绝不能与传统的煤炭生产企业来比煤炭产量,只有扬长避短,在夯实生产基础的同时充分发挥山煤贸易的优势,打造煤炭供应链,把重点放在配煤服务和物流服务上,控制中间(即通道),参股两头(即煤矿和码头、电厂),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从山煤自身层面来讲,山煤集团有进出口权,有多年的国际金融网络,有市场意识,有服务客户的意识,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从市场层面来说,我国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煤炭供应链,尤其是煤炭物流非常不发达,这也是为什么煤价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从政策层面讲,国家在2008年取消了煤炭订货会,也预示着煤炭交易市场化的大趋势。我们也看到了,国内的煤炭交易中心一直搞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动态储备、产品标准化以及交割库的问题。此外,企业的发展要顺应大势,响应号召,适应变化。煤炭全供应链是利国利省利企之事。”

  2009年,在沿着转型跨越的方向大踏步前进的路上,山煤集团迎来了从煤炭贸易向煤炭产销一体化战略转变的重要机遇。

  这一年,山西省启动煤炭资源大整合,并形成了“5+1+1”的主体格局。即在山西省的7家大型煤炭企业中,以“5”家传统的煤炭生产型企业为主体,以1家煤炭运储企业和1家煤炭贸易企业为两翼,进行资源整合。拥有煤炭出口专营权、国内煤炭销售权、铁路运输计划单列权的山煤集团,紧紧抓住作为“1”的整合契机,先后共整合地方中小煤矿50余家,总体产能达到3000万吨。

  目前,山煤集团拥有主体矿井21座,分布在大同、忻州、晋中、临汾、长治、晋城6个地市,形成了山西省内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半无烟煤四大煤炭生产基地。并在陕西、蒙西、河南、甘肃等货源集中地开辟了重要的货源组织基地。加上山煤集团原有的秦皇岛、天津、日照、青岛、连云港、京唐等主要中转港设立的港口公司,新成立的海运公司,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等主要市场消费地建立的四大配煤中心,形成了覆盖煤炭主产区、遍布重要运输线、占据主要出海口的独立完善的煤炭内外贸运销体系,建立了和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说白了,我们不过是借用了超市的经营模式,一手托两家,上游整合资源,中间打通通道,下游整合市场。”杜建华称,他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煤炭行业的“沃尔玛”。等这些基地全部打造成功,届时,山煤集团的静态储煤量将达到5000万吨,动态的煤炭吞吐量将达到4.5—5亿吨。

  船队出海 扬帆远航

  在打造煤炭超市的过程中,对山西人来说,山煤集团还做了一件新鲜事儿,即打造了山西省首支船队。

  山西是一个内陆省份,为什么要弄船啊?事实上,山煤组建船队,可不是为了显摆自己实力强大,闹着玩的。其真正目的仍然是打通运输通道,保障山煤集团的煤炭全供应链运行顺畅。

  2009年9月9日,山煤集团成立太行海运公司。到目前为止,船队已拥有10艘船只。目前,这10艘船的总装载量超过1000万吨。尽管对于未来山煤4.5—5亿吨的吞吐量来说,这点海运能力微不足道,但这一举动却使山煤集团在客户心目中赢得了信任。

  更让人称奇的是,山煤这支船队的组建费用,全靠神奇的资本运作之手。2008年,在账面资金只有4亿元的情况下,山煤管理层果断决定以每平方米7000元的价格,用10亿元买下长风大街的两栋大楼,一个用作办公楼,一个用作开发五星级酒店。

  很快,房地产价格飙升,这两栋楼的市值不断上扬。到银行来评估时,两栋楼可贷款20多亿元。集团拿出15亿元购买船队。很快,船队又被融资租赁给银行,完成变现。如今,这两栋楼房转回的资本将近100个亿。

  在资本运作的魔力之下,山煤集团的经济体量由2008年的40多亿元,一举飙升至2011年的540多亿元,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样板和标杆。

  一如其打造的山西省第一支出海船队,山煤集团这艘大船如今正乘风破浪,驶向更远更辽阔的地方……

  评论

  山煤崛起背后的“第四生产要素”魔棒

  2008年总资产为40多亿元,2011年为540多亿元——如果以时间为横轴、以资产量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山煤集团的演进路径,无疑呈现出一条上升曲线,坚挺而陡直。

  然而,不仅仅是数字的飙升和体量的壮大。

  从单一的煤炭进出口贸易业务,到打造5000万吨静态储煤量、4.5—5亿吨动态煤炭吞吐量和自己的海运船队的煤炭全供应链;从基础能源产品的供应商,到高端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从实体经济的纵横捭阖,到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山煤集团凤凰涅槃式的华丽转身,着实让人惊艳不已——长期以来,一提起以煤炭为主业的山西企业群,“傻大黑粗”几乎成了其惯常的公众形象。说得刻薄一些,不过就是一群占资源禀赋之地利,靠宏观经济之天时“吃饭”的“卖炭翁”而已。

  省委书记袁纯清履新山西伊始,在2010年7月举行的一次与大型资源型企业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就曾明确指出:“以煤为主干的大型企业,具有规模、资本、资信等优势,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拥有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人才团队、产业基础和高端技术成果,对山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是转型发展的重要主体,又是跨越发展的重要主体。”

  然而,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是什么?我们不妨对山煤集团做一番理性剖析。如果说在山西省煤炭资源大整合中跻身7家整合主体企业之列,山煤集团是抓住了政策机遇;那么,在一无人才,二无技术,三无设备的情况下,瞄准高铁轮对项目,挺进高端制造业领域,成为国内唯一的高铁轮对生产企业,则堪称有效配置资源的神来之笔。如果说整合煤矿产能,构建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半无烟煤四大煤炭生产基地,构想煤炭“沃尔玛”,打造全产业链的煤炭帝国,是夯实煤炭主业的战略举措,那么借壳“中油化建”,实现上市融资,组建海运船队,则彰显了山煤人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和宏阔的全球视野。

  在山煤集团这一系列令人炫目的经营运作中,让人充分感受到被誉为“第四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的神奇魔力。在西方经济学中,传统的生产三要素为:劳动、土地和资本,英国经济学巨匠——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则在此三者之外,增加了一种生产要素,即企业家才能,即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正是由于不同的企业管理者的企业家才能存在差异,所以才会出现“在前三要素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企业盈利而有的企业亏损”的问题。

  显然,在当前全省上下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命题下,山煤集团的狂飙突进,不仅是一个企业经营发展的成功个案,而且为我省资源类大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样本。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