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遗址,也称湾道岭遗址,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南关镇逍遥村南约200米,地处晋中盆地与临汾盆地交界的湾道岭上。10月8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
今年5月,因灵石县招商引资项目——“东方希望”晋中(灵石)铝系综合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该遗址绝大部分已遭破坏,部分灰坑等遗迹单位和一些遗物暴露在施工现场,东北西三面为断崖,现存面积1000余平方米。5月至8月,他们对该遗址未破坏部分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考古发掘,揭露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遗址,其文化堆积丰富,包含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
考古人员韩炳华、张喜斌介绍说,根据地层关系及出土器物判断,遗址分为两个时代,早期的为仰韶晚期,晚期的为二里头文化期。仰韶晚期陶器中夹砂灰陶占绝大多数,有少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和泥质红陶,发现极少数量的彩陶片和白陶片。石器有钺、斧、铲、凿、砾石、石球等工具,还有穿孔蚌饰品及骨簪、骨锥等修饰精致的骨器等。通过陶器对比分析,器物时代与义井遗址器物显著不同,夹砂罐与孝义临水、白燕一期一段的夹砂罐相似,时代较为接近。器物组合简单,连续性强,在这一地区有强烈的地方性,应该是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或称白燕一期文化类型。
墓葬全为夏文化时期,随葬品简单,均为夹砂灰陶的小罐,但发现的保存完整的三个墓葬几乎成排排列,为家族墓葬的可能性较大。墓主人尸骨不全,其中以左侧腕骨、掌骨、指骨残缺为特征。还有一座墓葬,左侧尺骨、桡骨及腕骨、掌骨、指骨均不见,有可能这里一直流行的一种割体葬仪。
逍遥遗址位于晋南进入晋中古道的两侧台地上,这里自古以来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从考古发掘看,可以证实,至少早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时这里就相当发达,是难得的考古学文化交流的“驿站”。逍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仰韶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尽管仰韶晚期遗存以及二里头文化遗存在该区域分布不少,但经过考古发掘的仅此一处,并且该遗址地层叠压关系明确,遗迹单位之间打破关系复杂,为深入研究晋中盆地考古学文化遗存年代序列建立了标尺。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