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鱼塘冒着热气,溪流缓缓流淌。12月16日,记者在清徐县平泉村看到,断流10年再现涌泉的“清源水”正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涌出,该村村民赵爱虎的鱼塘里,三五成群的罗非鱼往来嬉戏,溪流旁几个妇女正在洗衣服。初冬时节,三晋环保行记者团来到清徐县,得知省城经过连续几年综合治理,地下水位去年上升2.21米,居全省第一,该县著名的“清源水”源头所在地——清源镇平泉村已有4眼泉水在断流10余年后复流。
清徐县环保局李海瑛告诉记者,平泉村距清徐县城西北约3公里,地处大山脚下的边坡上,青银高速从村西边经过,村名因泉水自平地涌出而得名。据《清徐县志》记载,清徐古称清源就取自该泉水。千百年来,周边百姓引清源水灌田,可浇至县城西南10余里的柴家寨、油房堡一带。据上世纪70年代省水文队调研,该泉原流量每秒在0.2立方米到0.3立方米之间,水温恒定在24.5摄氏度。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和利用,2001年1月泉水断流。
据了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平泉村有泉水和自流井10余处,村里不仅有数百亩水稻田,还靠泉水发展了渔业,是清徐有名的 “鱼米之乡”。记者前往该村,数十个废弃的鱼塘默默诉说着当年养殖业的繁盛。泉水复流后,村民苏玉珠、王宝发等人捷足先登,开始重操养殖旧业,赵爱虎不满足今年的两个鱼塘,准备明年把以前废弃不用的两个鱼塘修好,再多养两池鱼。
复流的4眼泉水中,最有名的是“不老池”和“水巷”。村民们说,“不老池”刚复流时,流量细小,只能洗洗袜子,现在水量增大了,洗床单、被罩都没问题,虽然家里都通了自来水,但泉水水温恒定,冬天一点也不冷,大家还是喜欢像从前一样边洗衣服边聊天。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