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扶贫开发,是小康社会建成的难点,也是小康社会建成的重点。日前,省政协十届二十八次常委会通过建议,就推进扶贫开发提出一揽子建议,有加强领导、发展产业、增加投入、建立扶助机制、完善保障机制等,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议政建言,助力我省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围绕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贫困人口减少的目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到2011年末,贫困人口由437万减少到246万,年均减少约20万人。但我省农业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低的基本省情还没有彻底改变,农村产业发展慢、基础设施落后和扶助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制约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特别是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省还有452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18.8%,高出全国平均5.4个百分点,扶贫任务依然艰巨。省政协组成调研组,利用半年多的时间,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对我省扶贫开发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建议。
产业开发是扶贫的重要抓手,是加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手段。省政协常委会建议说,要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指导思想发展好主导产业,同时着力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壮大,要通过 “龙头带动型”“基地推动型”“合作组织型”“科教引领型”等发展模式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增投入要向贫困地区倾斜。省政协常委会建议说,要围绕主导产业布局、新农村规划、社会保障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推进农村水利、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要把农民用水、用电、用气、排水排污、信息网络统一规划建设,建设好就医、就学、文化等设施,满足群众生活生产基本需求。
此外,要多措并举,加强扶助机制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常委们说,在扶助机制方面,要建立财政扶助稳定增长机制、以工补农扶助机制、金融扶助机制、社会扶助机制、财政扶助资金合理使用机制和监督机制,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财力保障;在保障机制方面,要抓住综改区的机遇,把扶贫政策、区域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现行农村政策结合起来,研究制定加快扶贫开发的新政策措施,同时,树立用人激励导向,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健全考核机制,为扶贫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