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山西省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并未延续二季度回升的态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省生产总值完成910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处处长陈国伟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能源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山西较其他省份而言,经济波动幅度会比较大。但从山西经济运行发展趋势来看,年初制定的“止跌回稳”目标已经实现,四季度经济也有望略有回升。
在陈国伟看来,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内部的深层次矛盾也在逐步化解中。这不仅对经济平稳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也使山西经济运行呈现诸多积极变化:在山西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约一半的金额已投向非传统产业领域,投资占比超过传统支柱产业;民间投资占比也已超过“半壁江山”。非传统产业投资、民营投资成为投资拉动的主要动力。
企业受困成经济运行关键点
在国内“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山西经济结构调整不断阵痛的当下,山西经济可谓是“喜忧参半”。
从统计数据来看,受能源资源型产业结构影响,山西省除地区生产总值外,工业、投资的增速较上半年也均有回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全省9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4升5降”;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结合前三季度山西经济的运行情况不难看出,当前经济运行的困难,核心是企业的困难。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工业企业具有大型、重工业、国有比重大的特点。从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来看,利润总额明显下滑,同比负增长已连续28个月,亏损面不断加大,2014年7月末已达44.4%。
大企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受规模限制、资金紧张、价格倒挂等不利因素,发展受困自然是在所难免。
山西卓然思创科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加工电子产品的企业。公司总经理吴卓君告诉记者,资金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现在企业资金一部分是自筹,一部分是贷款,但今年有一个问题就出现在所有贷款都是融资。”
“造成山西工业这种状况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能源资源型特点突出、结构不优、链条短促、科技含量不高、回旋余地不大、内控体系不健全等是基础性的内在原因。”陈国伟分析称。
山西省统计局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侯正平分析指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要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坚决遏制工业经济下滑势头,不断增强投资发展后劲,继续稳定扩大消费,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政策效应显现或提振四季度经济
“从目前来看,山西增速偏低,离全国的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从全年经济来分析,山西全年GDP增长可能维持在6%左右。虽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太可能,但就发展趋势来说,四季度经济发展比三季度要回暖。”陈国伟认为这与国家及山西近年来的政策影响密不可分。
首先是煤炭产业的政策影响。近期国家频繁出台的煤炭产业政策,包括限制煤炭产量、恢复进口煤征税等,加之大秦线检修、传统冬季取暖用煤高峰期临近等因素,都利好于煤炭市场复苏。
其次是山西省相关政策的影响。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山西审时度势连续出台了若干个“二十条”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脱困减负。目前政策正处于不断显效的发酵期,对今后企业实现平稳发展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最后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影响。国务院10月中旬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完善和落实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坚决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由于这几个行业恰恰是山西省的重要行业,因此,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将对山西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陈国伟表示。
以平常心看待未来发展趋势
“山西经济是能源资源输出型经济,经济增长与其它省份的需求相关性强,具有滞后性、波幅大的特点。如今,山西又处于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都比较严峻的特殊时期,因此,探底期、阵痛期、转换期也会比全国更长。”陈国伟认为,不论山西今年能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都要卸下“任务目标”的包袱“轻装上阵”。找准问题、找准亮点,努力缩小与年度目标任务的距离。
陈国伟建议,瞄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针对其资金需求、生产要素、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瓶颈,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同时,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加大对其创业、创新投入的支持,落实减税、补贴、免息、股权激励等扶持政策。此外,紧抓施工黄金期,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支持服务业稳定健康发展。
“‘增长速度下一个台阶,增长质量上一个台阶’,将是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陈国伟告诉记者,在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当下,必须放弃“盯着GDP排位看、围着增长速度转”的固有思维,以平常心看待经济的低速增长。“将就业可充分、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民生可改善、风险可控制、资源环境可持续等发展质量目标放在首位,通过持续健康的发展,获取合理的增长速度。”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