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煤价下行,山西省煤炭经济遭遇困境。为解决“一煤独大”产业结构的弊端、提高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山西走上了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集约高效型转变的转型升级之路;煤企也纷纷加大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寻找金融支点、推动自身转型发展。
近两年来,随着煤价下行,山西省涉煤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特别是联盛、海鑫违约事件的发生,使得潜在的风险显性化。煤炭经济遭遇困境,也反映出山西“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的弊端。
为提高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山西走上了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集约高效型转变的转型升级之路,并在推动煤炭从能源到资源的转型发展中,寻找着金融支点。
煤企生存压力加大
“当前市场大势下,很多煤企销售不畅,产品价格下跌,应收款大幅增加。”山西省金融办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晓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只能通过借款来平衡收支,就把实体经济的主要矛盾集中反映在了金融问题上。
根据山西省金融办的调研报告,1月至10月,山西省内七大煤企虽然销量同比增长12.7%,但综合售价同比下降20%,应收账款达到840亿元,已经回收的货款变现能力差。以焦煤为例,已回收货款的70%是承兑汇票,严重影响了企业流动性。与此同时,受全国金融市场资金面整体偏紧和融资供求关系相对偏紧的影响,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相应上升,从而导致煤炭企业融资成本小幅提高,比如,同煤集团融资成本同比提高10%。
在煤炭过去的黄金十年里,山西省煤炭长期供不应求。这也使得山西省企业的发展无需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即便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议价能力也非常强。
国有企业一股独大,客观上对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前几年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导致山西省大量民间资本流出。同时大部分国企成本控制能力较差,山西省属重点煤炭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79.28%,企业项目运作能力落后,融资需求往往与金融机构选择项目的条件形成错配,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持续投入以及企业的债券融资。
产业结构谋变
煤炭经济遭遇寒冬,让以煤炭、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山西经济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把煤炭推向市场,是山西煤炭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市场环境的变化,让很多煤企切身感受到其必须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据悉,该省正在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鼓励煤企与下游钢铁、电力行业中的大型企业相互参股,同时对省属煤炭集团的下属非煤公司进行专业化重组,避免多个集团简单雷同、重复经营。
其中,煤企市场化的目标之一,就是促使企业从只关注产量转变为更关注利润,学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游泳,从靠政府、靠资源、靠垄断要财富,转而向资本市场要财富,利用各种现代金融工具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增加利润。从这一意义而言,企业对资本市场的需求已成为推动山西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煤炭资源整合和交易方式变革已经为山西的产业结构转型打下了基础。据悉,该省股权、产权等各类交易市场正在兴起,企业股权、债权、金融资产的交易平台纷纷搭建,以促进资产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太原)煤炭交易结算中心主任王渊对记者说,该交易中心已经注册有上下游交易商9600多家,并开发了具有三方资金监管职能的支付结算系统。煤炭管理体制、审批制度改革以及市场体系建设,将逐渐引导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
寻找金融支点
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可以从侧面折射出煤企经营观念的变化。今年以来,山西七大煤炭企业共发行债券454.7亿元,占全省企业融资总量的43.6%,同比增长6.5%。
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寻找煤炭产业转型中的机遇。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山西省分公司总经理张巨山介绍说,充分发挥股东作用,支持大型企业“走出去”、并购重组和资产托管,帮助国有企业改制脱困,是该公司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有一些大型煤企有着很重的债务包袱,对于有重组价值的,通过减免债务、做实净资产、匹配流动性,降低企业负债率,改善资本结构,以促进其与资本市场对接。同时该公司还运用手中的金融牌照,灵活地为企业设计信托产品和金融租赁产品。
王渊则告诉记者,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正在与银行合作,创新订单池融资、票据池融资等供应链融资产品。比如订单池融资针对的是取得订单的贸易企业,需按月供货,提供交易结算信息后交易中心就可以帮助企业在银行贷款,解决了抵押担保难的问题。由于交易中心第三方平台整合了上下游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因此银行可通过资金封闭运行得到还款保障。另外交易中心正准备推出在线保理和仓单融资产品,以解决煤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回款周期长、应收账款增多的问题,甚至企业在销售之前就能回流资金,盘活煤炭市场和存量资源。
另据了解,截至2014年11月底,山西省金融办已协调国开行、工行、农行、交行等7家金融机构完成七大煤企19笔、46.53亿元贷款的到期债务重组工作。今后,到期债务重组将会成为煤炭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
来源:金融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