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山西化企转型升级的“压舱石”


时间:2015-04-07





  日前,中国化工报记者在山西省知识产权局采访时获知,2014年,山西省发明专利申请6107件,比2013年增长1.4%;授权发明专利1559件,增长17.0%;有效发明专利达到6284件,突破6000件大关,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7件,增长19.7%。发明专利申请占申请总量3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作为发明专利申请和维持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目前,专利技术在山西化工行业应用如何?专利研发和保护又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专利技术又是如何助力山西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专利技术,化蛹成蝶

“在经济下行的重压下,要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向科学技术要效益。一方面要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另一方面要利用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竞争力。”山西晋煤集团煤化工事业部技术管理处处长刘福增向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晋煤依靠小滚筒大采高采煤工艺研究及装备研制项目解决了我国3~8米煤层开采设备结构复杂、安全性差、适应性差等问题,实现了采煤工艺技术领域新突破。U型井、L型井、羽状井等钻井工艺的投入使用,在破解瓦斯抽放问题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系数。小煤柱注浆留巷技术有效提高了矿井回采率,一年创效上亿元。

“在煤化工市场持续低迷的境况下,晋煤集团把公司发展的重点放在了‘三高煤’的综合利用上,开始了以晋煤炉(JE炉)研发为核心,开发适应晋城高灰分、高灰熔点、无烟末煤利用的新型气化技术。”晋煤集团煤化工研究院院长原丰贞告诉记者,晋煤旗下的晋开公司与华东理工大、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上海锅炉厂合作研发,证明了航天炉试烧晋城无烟末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实现了气流床气化工艺的重大突破;同时积极开展适合山西高灰熔点及低质煤大规模粉煤气化技术开发与工业示范、晋城高硫无烟块煤适应常压固定床气化的技术研究及工业试验等多个气化技术研究,解决了无烟煤气化技术瓶颈问题。

晋煤集团不仅把视野放在了装备技术研发上,同时也对工艺技术进行优化创新。晋煤集团旗下的浙江晋巨公司以自产的液氨、氢气等大宗初级产品为生产原料,通过引进新型催化剂,改进工艺设计,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醇直接氨化法清洁生产丁胺工艺,该工艺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工艺控制、清洁生产和环境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行业领先优势,年增加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

据了解,晋煤集团依靠科技创新,有效破解了企业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高瓦斯矿井治理、矿井防治水、煤层气勘探开发、煤气化技术攻关、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很多技术难题。

“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升化企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谁有专利技术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山西利达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利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过去利达公司主要从事废橡胶轮胎的翻新利用,受制于规模小、家庭式作坊多、竞争无序等影响,经济效益不甚理想。近年来,该公司把目光转向了利用废轮胎热裂解提炼橡胶油和制造炭黑上,研发自制了20余台废轮胎热解设备,并取得了9项国家专利授权。目前,该公司研发的废轮胎再生炭黑沥青改性剂产品已经在青海玉树等地得到初步应用,测试表明掺入再生炭黑对于沥青抵抗强紫外线光老化的能力较强,尤其在西藏、青海等高纬度地区紫外线辐射强烈,对路面抗紫外老化技术的需求最为突出,而市场上对于延缓路用沥青的老化耐久性能的改性剂及沥青产品尚属空白。

“自主研发的煤质压块活性炭已经成为华青增效创收的主打品牌,也是全面实现活性炭上档升级和转型发展的‘压舱石’。”山西华青活性炭公司总经理康跃福表示,压块活性炭占领了国内70%的市场,已经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去年该公司活性炭在国际国内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全年销售量突破万吨,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专利研发,多元并进

“目前从事新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不仅有官办、大型企业办,更涌现出一大批民办的专业科研机构,呈现出多元化上升态势。有不少民营企业的专利发明代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平,有的专利发明达到了世界级水准。”大同专利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姜忠扬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他所创办的私营性质的专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范围囊括了医药、化工、清洁燃料、新能源及废旧物质综合回收利用等多个领域,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提供了平台。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成功为多家企业研发并推广新技术134项,其中有121项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对每项专利技术而言,关键是要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因此,中心经常组织专业人员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姜忠扬说,要在了解当今世界高精尖科技动态前沿的基础上,将国内外的最新技术引进消化,有选择针对性地投入使用,促使自己有新的发明创造。

据姜忠扬介绍,针对利达公司在利用废轮胎方面的技术瓶颈,2013年大同专利技术研究中心参与了该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获得负压式调配罐装塔等9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并编制可行性报告,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咨询、论证。

同为民营企业的朔州市润臻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生产新型建材,先后获得33项技术获国家专利,其中获发明专利3项。2011年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粉煤灰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成功绿色循环建筑材料――碳金板材,解决了粉煤灰与PVC结合的难题,使粉煤灰的利用由粗放型跨越到了高值利用领域,利用率占到了整个材料的70%以上。目前,润臻公司年消化粉煤灰150万吨,年产值达2.5亿元。

一些国有大型能源化工集团也发挥自身人才聚集、资金雄厚、产业多元并进的优势,注重科技创新,加大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2014年4月1日山西阳煤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主设计制造的我国首套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在山西太原下线,该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新型煤气化炉技术的垄断。“通过科研院所协作研发,使企业的装备制造优势和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有机融合,实现了1+1>2的效果。”山西阳煤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科研院所的专利研发是一个重头戏,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着团队的研发水准和实力。”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所长李润植教授认为,在利用微藻制油方面,该所将传统收集、干燥、制油三步法改为微藻湿样品制油一步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综合效益。此外在能源藻种、二氧化碳缓释、光生物反应器的研发方面,获得了核心技术,尤其在藻种培养收集具有独到优势,目前培植的藻种生长快、易收集,光合固氮率高,其积累的油品品质更适合生物柴油制造。

“要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技术研发创新,首先是发展定位的创新,在充分发挥传统科研优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山西煤基聚合物材料产业的发展,深入开展功能化、专用化聚合物改性材料和相关功能化助剂的研究。”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温卫东所长认为,要瞄准山西转型主产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申报成立的山西煤基聚合物改性技术工程中心这个平台,加快晋中经济开发区科研产业基地的建设。被誉为“中国聚氨酯弹性材料发祥地”的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一所聚氨酯弹性体和合成材料助剂专业科研单位。

据了解,去年11月,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与潞安集团共同申报组建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获国家科技部立项批复。作为山西省首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我国煤炭清洁高效高值化利用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煤基合成领域技术过程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与工程问题,重点开展关键技术创新与工程化研发,着力进行系统集成与工业示范,积极推进技术转化与商业化应用,为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日前,该所的酚醛纤维项目突破了提高脆性酚醛纤维柔韧性的关键技术,完成了酚醛纤维的工艺设计和系统集成,打破了国外Kynol公司对酚醛纤维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垄断。

曾获得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的中北大学校长刘有智教授主持的超重力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成果,在化肥、煤化工、军工等20多家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推广,减排大气污染物6.8万吨,回收产品创收1.82亿元,经济效益8.3亿元,提质、节能、降耗、减排效果显著,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技术跨越发展。

专利保护,任重道远

“专利技术保护已成为实现专利推广应用的重要瓶颈,也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尽管在专利技术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真假‘李逵’依然防不胜防。”多年致力于甲醇燃料研发的姜忠扬无奈地向记者表示。甲醇是世界公认的清洁燃料,具有生产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成熟、制造成本低、储运安全等特点,姜忠扬及其科研团队研发出电喷发动机双燃料转换装置,传统燃汽油车加装该装置后,既可烧汽油,也可燃甲醇,该装置已取得国家授权,并投入批量生产,市场影响深远。

在此情况下,河北、山东、湖北、北京等多地出现仿制,甚至一些厂家未经任何许可把大同的专利号都打在产品上,把姜忠扬的照片挂到网页上,明目仗胆、大张旗鼓地仿制、冒充。对此,也经过公证处进行取证和证据保全,但是由于地方保护,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还是打不赢官司,结果是浪费了时间、资本。

康跃福认为,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国家在制定修改相关政策法规中,必须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用,要作为一项刚性措施加以推动,以此引导产学研诸多领域加强技术创新,以专利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要维护企业和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没有更好的路径要走,应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类侵犯专利产权案件,对于一些典型案件要及时曝光,在全社会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山西大同市活性炭协会秘书长杨培栋表示,近几年,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些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化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正如去年国务院办公厅《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所指出的要“完善法律法规。推动专利法、著作权法及配套法规修订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去年,山西省公布的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明确鼓励发明创造、推进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政策导向,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2014年11月28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省专利实施和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明确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专利维权援助工作,要建立假冒专利以及故意实施专利侵权行为档案,完善假冒专利举报制度,进一步强化专利保护机制。据有关人士透露,《山西省专利行政执法案件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也在制定过程中。

杨培栋建议,应该从几个层面加强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一是在企业应用专利技术过程中,借鉴国内外优势企业的经验,将专利知识产权管理真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专利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对涉及具体专利管理人员应强化知识产权相关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像活性炭等出口创汇企业,更应了解和学习国际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企业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要通过《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贯彻落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更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氛围。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学法用法意识,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让尊重别人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创新成果成为每个企业和公民价值观的主流和行动的指南。

晋丰煤化工公司组织科研人员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成功研发出多肽尿素,实现了对小颗粒尿素的技术升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图为该公司员工手捧蓝色多肽尿素的喜悦。

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