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循环经济为引领,加快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立以资源产出率为核心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的评估,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向更高层次、更好目标迈进。
按照《规划》,山西将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构建循坏型工业体系,计划从构建以下五大体系入手:
构建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推进煤电一体化融合、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煤炭共伴生物和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到2020年,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率大幅提高,循环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色矿山”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矿区取得重要进展。燃煤发电和低热值煤发电并举,大幅提高发电用煤占煤炭能源消耗的比重。低阶煤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新型煤化工实现高效、环保、低耗发展。煤层气(瓦斯)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瓦斯销毁和利用全面开展;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到320克标准煤/千瓦时;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75%,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0%,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60%。
打造冶金产业体系
加快冶金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强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积极推进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冶金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构建具备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物消纳和再资源化等功能,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新一代冶金流程为特点的发展模式。到2020年,实现产能总体规模适度、存量优化发展、品种差异化得到体现的冶金产业绿色发展升级版。联合焦化企业基本普及干熄焦,冶金产品的工序能耗、吨产品新水消耗达到国家准入生产条件的限额以下。钢铁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大幅度提高赤泥、镁渣等资源综合利用率。
构建煤化工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煤炭-能源化工/原料化工一体化发展,突出煤炭基地与煤化工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煤炭资源有效利用、上下游链接,形成园区化、规模化、多联产和促进与电力、冶金、建材等互供、互享以及服务延伸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到2020年,煤化工升级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焦油加工产品、焦化苯加工产品以及焦炉煤气延伸产品的标准体系。培育1~2户全国煤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合成氨、烧碱(离子膜)、电石等产品综合能耗、新鲜水耗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符合产业规范条件。
做强做优建材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具有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推动建材产业与上游产业和社会领域的整合,消纳利用工业固废和社会领域的废弃物,实现资源循环替代。到2020年,绿色建材生产比重明显提升,利废建材产品较好地满足绿色建筑需要,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70%以上。建材生产中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日用陶瓷等综合能耗低于国家限额。
振兴以“绿色制造”为标志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以信息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促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煤层气装备、煤化工装备、金属工艺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装备制造向“聚集、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增强煤-电-铝、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等循环链的基础装备能力,构建起绿色制造与资源型产业互为支撑的循环型模式。到2020年,装备制造的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重点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装备制造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绿色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到48%,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中)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