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共资阳市雁江区第四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自2006年11月雁江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该区始终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主题,提速推进“四区建设”,区域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五年间,该区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近1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从全省丘区第11位上升到第7位,实现了跨越升位。
新型工业集聚区
建设实现强势突破
据了解,五年来,该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突出产业、企业、园区三大重点,全力推进“新型工业集聚区”建设,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经济总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省丘区前三强。主导产业支撑有力。2011年,“1+4+1”主导产业预计实现产值59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90%以上。韩国现代、广西玉柴等实力企业先后入驻,世界级商用车生产基地和西部最大的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推进顺利,造车产业正向高层次、高水平迈进;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瑞士诺华、台湾朝春等10余家知名企业组团入驻,医药产业成为雁江又一支柱产业。产业园区建成面积达16平方公里,比2006年翻了两番;集聚规模企业76户,工业集中度达75%。南骏产业园、机车产业园被列入全省“1525”工程,侯家坪工业园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孵化园”。
宜居宜商创业区
建设开创崭新局面
该区按照“东拓南延、拥江发展”的思路,坚持“两化”互动发展,统筹推进“一城三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成型。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比2006年扩展了11.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2.1%,比2006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新区建设高效推进。2009年5月以来,高标准完成城东新区总规、控规和城市设计,投入资金超过40亿元,实施项目50余个,其中8个项目已经竣工投用。旧城改造破难实施。川烟厂片区、老资阳中学片区、皇龙片区等旧城改造强力实施,资阳宾馆片区改造成功招商,九曲河综合整治拆迁工作高效完成,“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景观带逐步成型,五年累计完成改造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旧城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同时,场镇建设强力推进,五年间场镇综合开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丹山、伍隍、小院等中心场镇聚集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强势突破。“1+4+9”服务业发展规划高标准编制完成,达高国际、摩根时代等商业中心强力推进,滨江路堤景观结合带、仿古商业一条街等项目全面实施,苏宁电器、家乐福、成都银行、民生村镇银行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入驻,服务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现代畜牧示范区
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该区坚持以现代畜牧业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以产业基地为支撑,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实现转型升级,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区。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扶持适度规模养殖户、专业合作社、大型养殖场健康发展,畜牧业“六方合作+保险”机制在全国推广,有效抵御了市场和疫病风险。2011年,全区预计出栏生猪178万头,实现畜牧产值26亿元,比2006年增长49%,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等称号。产业基地量质并重。优质粮油、优质蜜柑、无公害蔬菜三大基地从2006年的60万亩扩展到90万亩,建成长江中上游地区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早熟蜜柑基地,5年来多次荣获“全省产粮大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等称号。新村建设提质扩面。围绕“全省一流、丘区典范”的目标,强力推进晏家坝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009年以来,累计实施项目46个,打造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引领了丰裕镇新华村、碑记镇半月村、丹山镇红村、东峰镇打铁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和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城乡统筹先行区
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该区坚持以基础建设为重点,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格局加快形成。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成渝客专、遂资眉高速公路、成资快速通道等重大出境通道先后开工、提速推进,将彻底改变雁江“一条高速、一条铁路”的历史。通村通畅路、联网断头路全面实施,五年新增通车里程1852公里,实现了100%的镇乡和7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区外畅通、区内循环”的交通格局正加速形成。水利基础持续夯实。旱区群众期盼了半个世纪的毗河供水工程正式启动,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整治、城区水环境治理等项目加快实施,丹山国家级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等水利工程竣工见效,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五年实施重大水利项目146个,完成投资6.7亿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五年教育投入超过14亿元,改扩建校舍23.8万平方米,教育教学条件持续改善、质量稳步提升。改扩建医院25所,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计生、文体、档案、广电、气象等事业均衡发展,先后荣获计生“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称号。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