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葆作重要讲话并宣布建设启动 蒋巨峰陶武先李春城出席启动仪式
承载千年荣光的天府大地又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12月25日上午,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启动仪式在成都市双流县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基地隆重举行。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气氛热烈。刘奇葆宣布: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启动!
刘奇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刘奇葆指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决策部署、落实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这一重大举措的实施,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拓展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凸显四川在西部地区的优势地位,对于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对于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刘奇葆指出,要顺应发展大势,把握“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发展定位,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形成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为强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要以天府新区建设为新的起点和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发展现代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
刘奇葆对天府新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引,建成推进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要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生态田园特色,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统一、人与自然相和谐、总规与详规相衔接,使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舒适。二是坚持以两化互动为抓手,建成产城一体发展的样板区。要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集聚发展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一个产业优势突出、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三是坚持以对外开放为途径,建成内陆开放高地的前沿区。要坚持不懈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进一步放宽视野、敞开大门,在世界舞台上广泛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大力提升成都的开放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要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时代前沿的发明创造,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使天府新区成为西部地区汇聚科技、产业、资本、人才的首选之地。四是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成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立足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基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税、投融资体制以及户籍、土地制度等配套改革,构建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五是坚持以民生改善为取向,建成社会繁荣和谐的首善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大力建设现代、完善、便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就业、就学、就医等条件,使广大群众在新区建设发展中充分受益,享受现代文明的都市生活。
蒋巨峰通报了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情况,要求以全新的理念规划天府新区,以战略眼光谋划天府新区,以强有力措施保障天府新区加快建设,以集中开工项目拉开天府新区建设大幕。蒋巨峰说,今天的建设启动仪式不仅是天府新区建设启动大会,更是汇聚各方力量投入天府新区建设的誓师大会。我们要紧紧围绕天府新区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认真严格实施天府新区规划,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规划绘就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代表天府新区建设涉及的成都、眉山、资阳三市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贴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大局,满怀“千年立城”的机遇感,争当天府新区建设的“排头兵”;满怀“一号工程”的责任感,争当天府新区建设的“主力军”;满怀“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争当天府新区建设的“急先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天府新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启动仪式上,刘奇葆、蒋巨峰、陶武先、李春城等省领导还为天府新区建设启动奠基培土。
按照省政府正式批复的《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天府新区范围涉及成都市的高新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资阳市的简阳市,共3市、7县(市、区)、37个乡 (镇),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发展定位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省委常委魏宏、叶万勇、柯尊平、王怀臣、钟勉、陈光志、李昌平、刘玉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崇禧,副省长黄彦蓉、王宁、陈文华、刘捷、曲木史哈,省政府资政张作哈,成都市领导葛红林、王东洲、唐川平,以及省直有关部门和眉山、资阳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方面代表共约160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
来源: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