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时间:2012-03-05





家门口享受方便、全面的生活服务,首批工程4月开建

在家门口不但可以方便地吃饭、购物、美容、美发,还能修车、办理银行、快递业务……2月22日,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局获悉,今年成都市将以建设改造社区商业服务综合体为依托,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以全面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同一时间,承担社区商业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社区综合体”)打造的成都市商物投集团也正式宣布,第一批社区综合体项目已确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新建住宅小区以及城乡统筹区域。届时,市民从家出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舒适的商业、生活等基本的便民服务。

先进经营方式将成社区主流

  随着社区综合体的开建,成都市的社区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标准化、品质化、集约化的优质配套服务。

  “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我们还将重点引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自动售货等先进的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流通商贸业。”成都市商物投集团相关项目负责人韩梅告诉记者,区域性的“城市综合体”会提高城市局部综合功能的承载能力,但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则会实实在在地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人士介绍,“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是在借鉴了北京“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新加坡、美国、苏州的“邻里中心”等案例后,集合城市特色而制定的民生工程之一。

  规划对社区综合体的公益功能和商业服务区分十分细致。如要求标准化菜市场、超市和药店的服务半径为1000米;家庭服务站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的服务半径为500米,方便“洗衣服”和“扔垃圾”;早点快餐店的服务半径则为500米……此外,每一个“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内至少得有1个以上实行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不但能够全面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更能够铺设起服务城乡居民的便民服务终端网络。”

明年全市服务圈框架形成

根据成都市相关部门的规划,今年起,成都市将率先在中心城区先行试点,在每个区域选取新、旧社区各一个进行试点建设。到“十二五”末,社区服务体系将实现全市覆盖。

  韩梅告诉记者,目前首批社区综合体项目已经确定,“主要分布在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武侯区的二、三环路新建住宅小区及城乡统筹区域”,其中,青羊区清波社区、金牛区花照社区和成华区龙潭寺场镇将作为首批示范项目,预计4月开工建设,每个综合体建筑面积1至2万平方米、辐射半径和人数为1公里、2万-3万人,“到明年底,全市‘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的框架将基本形成,每个社区的服务整体水平也将会明显提高。”

  不少居民对即将建设的便民生活服务圈充满期待,“如果步行出门,就能把东西买了,事情办了,那‘便民生活圈’就成了‘幸福生活圈’!”清波社区的一位住户还提出建议,希望家门口外观大方、室内卫生整洁的快餐店能够多一点。

  据悉,除了“生活便利”外,根据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具体承载量,未来这些社区综合体还有望开发出社区SOHO办公、社区商务酒店、社区青年公寓等项目。

来源:四川在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