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3消费者不保留购物凭证


时间:2012-03-15





四川网友的消费习惯是怎样的?遇到消费纠纷是否会主动维权?对哪种消费侵权深恶痛绝?3月1日起,本报与四川日报网、腾讯·大成网联合推出“四川网民3·15年度消费调查”,得到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

  截至3月14日18时,共有63434人次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网友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也有所上升,但由于举证艰难等原因存在,部分消费者对维权结果并不满意。

消费习惯:2/3消费者不保留购物凭证

  调查显示,在日常消费中,有42.67%的四川网友更习惯选择超市,认为超市商品多、购物方便、价格相对合理,有36.64%选择综合性商场。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网购的比例达到13.36%,远远超过了农贸市场4.99%和便利店2.34%。

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消费意识的提高,接受调查的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清楚地知晓“12315”投诉热线,也了解了一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内容,但调查发现,虽然有了较多的维权知识,但部分消费者的维权习惯并不健康,2/3的消费者购物后不会核对并保留购物凭证,许多消费者只在需要报销或购买电器等大型消费项目时才主动索取发票。

专家点评:

  省消委会秘书长刘亚兵说,7年前省消委会就曾做过调查,“不要凭证,侵权不诉”排在四川十大不健康消费习惯首位,大部分消费者都有消费时不要凭证、权益受到侵害却不投诉的消费习惯。7年过去了,虽然整体状况有了改善,但“不要凭证”的消费问题依然存在,不保留购物单据、不主动索要发票,是事后许多消费者无法维权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费投诉:43.62%消费者对维权结果不太满意

  调查显示,在消费过程中,四川网友最常遭遇的消费问题是价格陷阱,占调查人数的36.22%,其次是售后服务,占22.76%,而假冒伪劣产品只占到调查者的7.25%。专家分析认为,这说明四川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较大,食品安全问题总体得到控制,但不明码实价、售后三包等问题依然存在。

  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去年曾经历过消费投诉,43.62%的被调查者对投诉处理结果不太满意,有一半左右的被调查者投诉得到“勉强解决”。41.8%的被调查者表示,关乎生命健康的情况下会主动采取维权行动。有56.77%的被调查者认为,各种各样的维权活动有实质性效果,确实能解决部分问题,还有24.27%的被调查者认为维权活动很有用处。但在回答 “当通常维权手段使用完后仍未解决后,您会选择司法途径吗?”的调查中,仍有58.6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一定,要看实际情况”,31.32%的被调查者表示 “不会,耗不起”。

专家点评:

  省消委会律师顾问团主任律师仇吉军认为,近些年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了大幅提升,但在国内,消费维权的成本相对较大,除了时间、交通、通讯成本,要对侵权产品进行检测,不成功还要走艰难的司法途径,这都是不少消费者最终放弃维权投诉的重要原因。目前有的国家法律就明确规定,消费投诉举证责任倒置,也就是由被投诉一方证明自己无过错,但我国的投诉程序还未解决这个问题。

消费服务:40.66%的消费者最不爽“不准自带酒水”

  在针对装修、网购、旅游、餐饮等消费者投诉突出领域的问题调查中,有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在装修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装修材料以次充好”,而旅游遇到的最严重不爽则是“强迫购物和种类繁多的自费项目”。现在最流行的网购消费中,有47.5%的网友遭遇到“产品与广告内容不符”,其次是“退换货困难”、“产品质量问题”等。

在微博上,许多网民对消费领域的服务问题如数家珍:少数企业热衷于 “眼球营销”,故意玩弄概念,大肆炒作,暗设消费陷阱,诱骗消费者上当;个别企业市场诚信度不高,对消费者采取“不告不理”的态度……“几乎每个消费投诉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存在企业诚信意识缺失,诚信建设不容松懈。”省人大代表史江认为,必须发挥监管部门的力量,同时,建立有效的制度和规则去约束。

  而在外出就餐的调查中,消费者最不爽的是 “不允许自带酒水”。有40.66%的被调查者认为,此方式属于强制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目的是通过强制消费牟取暴利,这样的“店堂告示”属于霸王条款,应视为无效。

专家点评:

  省消委会秘书长刘亚兵认为,餐饮行业是否可限制消费者自带酒水的问题,应按市场原则进行,消费者有选择进餐地点的权利,经营者也有制定自己经营规则的权利。同时,酒水涉及到身体健康问题,如果自带酒水,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处理纠纷时很难划清双方责任。因此,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示所提供商品的价格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如果餐馆酒水高出市场平均售价很多,就是暴利,按价格法相关规定,就涉嫌违法,消费者可以投诉。

来源:四川在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