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风,捎来四川文化产业新喜讯: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
文轩喜讯背后,一组数据更加耀眼:“十一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16亿元增长到521亿元,位列全国第八。
骄傲的数字勾勒出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路径:从“不是试点的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发力,到豪迈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场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以“四川元素”为底蕴,爆发出蓬勃的力量。
输血→造血
文化产业破冰前行
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2002年,四川提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前瞻而高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壮大文化产业”。
号角响亮,思路明晰——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形成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从依靠“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最早吃螃蟹的四川新华书店一举打破“铁饭碗”。2003年6月,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被确立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企业集团。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把一个靠财政“输血”的事业单位,变成自我“造血”的全省利税大户。
试点成功,带来了示范效应。世纪之交的几年间,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峨嵋电影集团等先后组建。
200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一条主线指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年底,全省就有4个文化产业集团总资产超过10亿元,有3个集团纳税金额超过亿元。
文化生产力以裂变的方式释放着能量,点石成金的精彩案例不断上演。
2004年岁末,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旁的锦里鸣锣开街。按惯例,守着“金饭碗”的博物馆要造这样一条街无非是政府财政包揽,可这个博物馆却在全国开了先河:武侯祠与社会民间资本各持股40%、博物馆员工持股20%,成立锦里民俗休闲街股份公司。开街头一周,锦里日均人流量即达5万人次。
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崭新气象——2005年,被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定为“改革攻坚年”:四川日报以优化采编流程为切入点,谋求新闻创新;以新闻、经营“两分开”为前提,以“两促进”为目标,谋求经营创新;以出精品力作、出名编辑名记者为导向,以健全流动、退出机制为支撑,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印务公司改革提速,集团成立3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上述3个单位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推进……通过优质资源整合、重组,改革步步深入。如今,“二轮改革”下深水,“三次创业”增活力,川报集团已发展成一个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于一体,以报业为主,涉足广告、发行、印刷、文化旅游、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大型现代传媒集团,正向着“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建设现代传媒集团”的目标大步迈进。
2005年8月,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携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辽宁出版集团和民营企业成都市华盛(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30日,中国新华书店有了上市第一股——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近年来,四川文化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大集团带大产业,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突出。目标:做大做强,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 四川在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