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足球,自职业联赛开展以来一直是中国足球版图上的重镇。虽然现在并无中超球队,但是其青训系统却源源不断培养出多名新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好是四川足球两大“黄埔军校”——明宇足球俱乐部和成都德瑞足球培训中心成立10周年的日子,天府早报记者昨日探寻目前四川这两大足球培训机构,为您揭开四川足球“星工厂”的面纱,令人欣慰的是,两大“星工厂”10年共培养出32名国字号球员。
NO.1 四川明宇足球俱乐部
4支梯队,107人
成果
国字号9人四川全运队20人职业队10余人
小学到大学
明宇足校“体教一条龙”
2002年国足历史性杀入世界杯,明宇足球俱乐部也在这一年开始组队招生。10年过去,当年的足球热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两大“黄埔军校”依然在默默耕耘培养人才。
“马哥,我明天去达州看看,那边有几个娃娃不错”,明宇俱乐部总经理唐纯向董事长马明宇汇报。“达州是明宇足校在全川布置的几个人才选拔站点之一,除了达州还有内江、资中、宜宾、自贡等地,都是我们的人才选拔基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源。”
明宇足校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原因何在?马明宇说,“我们能坚持下来也是因为走出了一条特殊的路子,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就与四川教育学院合作,从小学到初中在他们的附属学校读,然后初中考到温江中学和温江二中继续读高中”,“大学怎么办?”记者追问道,“如果是在两年前我可能无法回答,但现在我们第一批通过成人高考的学生,已经在四川教育学院上大二了。”马儿高兴地说道。
“以前大家有个误区,认为踢球的就只管踢球,但我告诉小球员们,你们的第一身份是学生,然后才是足球特长生,而且现在我们也只收每个月900元的培训费,其他跟正常的学生上课没啥区别。他们也被编入学校的各个班级,只是在下午4点半下课后到6点半这段时间才参加正规的足球培训,然后晚上上晚自习……我们的目标是保证娃娃没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也要拿到大学文凭,将来有维持生计的本领。”
今年是明宇足校成立10周年,总经理唐纯特地将记者领到办公室外面的走廊里,看那整整一面墙的“明宇之星”。“这是吴波,现在在天津松江、那年成都谢菲联和欣宝争的就是他;这是李放,现在在葡萄牙……”唐纯一一介绍道。除了李放,入选中国足协“星计划”、现在正在葡萄牙受训的李源一、罗竞以及差点和本菲卡签约的贾天子都是明宇足校的佼佼者。
在办公室入口处的墙壁上,清晰地挂着曾入选国少队的9名球员的照片。明宇足校培养的第一批1989-1990年龄段的郑汪洋、黄浩、何浩铭等球员都走上了职业足球的道路,“粗略统计一下,学校开办10年来,累积培养出来的球员大概在70人以上。”唐纯说。
NO.2 成都德瑞足球培训中心
5支梯队,117人
成果
国字号23人四川全运队7人职业队20余人
10年耕耘
德瑞共造23名国字号
提到成都的青训,成都足协秘书长辜建明总爱说,“我眼睛一睁就考虑五支球队咋个养。”辜建明说的五支球队正是德瑞足球培训中心下属的U17、U15、U13(男足)和U16和U14两支女足队伍。
与明宇足校不同,成都德瑞足球培训中心隶属于成都足协,“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德瑞这块牌子全国闻名”,昨天成都足协青少部主任刘刚自豪地告诉天府早报记者,“我们也是在2002年招生的,第一批就是陈博、冯卓毅这批,现在他们在成足是绝对主力,打得挺不错。”
从2005年开始,害怕耽误娃娃学习的成都足协和棠湖外国语学校一拍即合,“敲定这次合作前后不到半个月,我们主要考虑的是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所以不能让他们放弃学业,现在U15和U13两支队伍就在棠外训练。不过与明宇足校将娃娃分插到各班不同,成都足协的U15和U13是在棠外单独主办,主要是方便给他们排课。”刘刚说。
“上世纪90年代足球最红火的时候,很多家长自愿送孩子学足球,但现在大环境变了,家长的态度大多是敬而远之,所以我们必须把孩子的未来考虑好,人家才放心送到这来,每年我们都会对在编队员做出评估,如果不适合踢球,就会分流去读书。如果适合踢球,就把他们安排单独找老师教学,比如现在在温江基地的U17这支队伍,我们就按照高中文科生的标准,为他们配备了语数外、史地政老师,一周27节课。”
“在高三的时候一般都会帮他们办一级运动员证,然后被特招进大学,目前跟我们合作的有四川大学、东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可以说我们这的学生高校都是抢着要,去年城运队解散后,就有7人去了四川大学。”
当然,很大部分队员则走上了职业足球的道路,目前恒大的彭欣力、高志林、成足的冯卓毅、杨泽志、陈博、深圳红钻的弋腾等等,多达数十人目前正在中国职业联赛的球员,都打着“成都德瑞足球培训中心”的印记。谈话间,刘刚向记者递过一张A4纸,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先后23人入选各级国字号队伍,彭欣力、冯卓毅、弋腾、黄威、刘超阳……赫然在列。
来源:华西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