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使命:高端产业铸新城 “两化”互动排头兵


时间:2012-07-16





新都工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为新型城镇化奠定产业基础

7月9日,成都汽车产业迎来首个“院士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带领团队在成都经开区创建孔辉汽车科技西部研发总部。

  他所扎根的沃土,去年整车、整机产量达到15万辆,汽车工业销售收入541.8亿元,汽车工业增加值143.3亿元。

  这是成都高端产业的一个影像。过去几年间,“一区一主业”原则布局下的成都产业,各展所长,千亿、百亿规模梯队竞相比拼,展开一幅万紫千红的新型工业画卷。

  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未来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成都作为高端产业聚集的首善之区,被赋予担纲全省“两化”互动排头兵的角色。

  天府新区是兴川大计的“一号工程”,其“千年立城”的宏大决策,更能反映出成都“两化”互动的远景目标,以高端产业铸世界新城,走“产城一体”奋进之路。

  先进制造业率先“倍增”

  成都工业从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向工业集中发展区集中,再到确立“一区一主业”,伴随着多年统筹城乡的实践,逐渐实现迈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瓶颈也随之而来。多数产业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条的中低端环节,产业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而作为工业园区重要载体的城镇,亦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要素约束。

  成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两化”互动需要“新”作为。

  工业化如何突出新意?去年底,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确立了 “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奋斗目标,战略之一是实现“产业倍增”。此后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再次提出“工业必须勇挑大梁,成为全市经济增量的主体贡献者”。

  “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倍增,意味着要把成都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大规模、长链条、多集群、高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何礼说,工业强劲增长,是推动城市经济过万亿的“尖兵”力量,而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主流恰恰是制造业,因此成都可以借机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

  像是在大海航行的舰队,成都工业已列出了梯次阵型。“第一梯队”是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食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第二梯队”是新能源、新材料、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后备千亿产业集群。到2015年,有望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一个万亿集群和汽车、食品饮料等六个以上的千亿集群。

  新型工业化力求“新”意

  从集中集聚到集约,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对成都而言,更是寸土寸金。新津给出答案。中粮产业园,原计划占地2000亩,经过优化项目布局、提高容积率,最终用了1253亩,而且一期的投资强度,也由11亿元增加至17亿元。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集约是一个纽带。工业越高端化,越有利于节约土地,从而为城镇化提供交融互生的空间。

  成都高新区,幅员面积130平方公里,仅占成都国土面积的千分之二,去年GDP却占成都的十分之一。这个电子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的地区,聚集了二十余万从业人员,它当之无愧的是一座城——“中国软件名城”。

  城以业兴,龙泉驿最具说服力。2008年以前,龙泉驿几乎没有汽车工业,此后,一汽—大众、四川一汽丰田、吉利高原汽车、沃尔沃成都基地、大运汽车等10个重大整车制造项目聚集龙泉驿发展,初步形成年产100万辆整车生产平台,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变,成都国际汽车城正在向国际化、世界级汽车产业新高地迈进。

  青白江区因工业建区兴城,是老工业基地,一度背负“污染重灾区”之名。如今却通过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技术评估。低碳经济,是青白江“标新立异”之处。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厂区,两根烟囱高耸,排放的却不再是高达四五百摄氏度的热蒸汽。台玻与成都四通合作,将高温尾气引入汽轮机发电。以往城区弥漫的氨水味,也产生了效益。川化集团的废氨水提供给攀成钢作为烧结烟气脱硫的基础原料,同时其副产物生产硫酸铵化肥,实现了污染减排和变废为宝的“双赢”。

  统筹城乡护航“产城一体”

  “两化”互动,要求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优化空间布局,以产业增长支撑城市发展。一个特征是将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城一体”发展。

  何礼说,成都不再就工业说工业、就城市说城市,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城市功能复合体,注重规划的统一性和工作的协调性,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

  寿安新城是一大突破。规划占地约6000亩的蒲江寿安新城,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坚持市场主导,突出产业支撑,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动城乡发展融合,吸引德国博世、日本伊藤忠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12个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的印务包装项目。

  天府新区要建一座令人心生向往的世界之城、大美之城、宜人之城,重在规划。总体规划实现了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从空间结构、规划布局,到交通体系、市政设施等充分考虑了产业和城市共同发展的需要,致力于缓解或避免传统城市化进程中产城脱节带来的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产城一体”单元内60%以上就业人口在单元内居住,内部出行以常规公交、自行车和步行为主。

  而且,成都统筹城乡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有益尝试,如同“两化互动”的润滑剂,确保二者顺利融合。富士康落户成都,意义不仅在于产业,还刷新了城市发展理念。

  成都市在高新区、郫县和青羊区等地先后为富士康保障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员工公寓和生活配套,同时对这些区域实行社区管理,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还组建了42名专职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探索政府、企业、员工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格局。

  在温江区,打破乡镇行政界限规划形成的“6+2”产业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区,让吃、住、娱、业融为一体,缩小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半径。

  来源: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