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亿元、120亿元、150亿元……从2009年到2011年,四川泡菜产值3年实现了翻番。
7月16日,第四届中国四川泡菜国际展销会在眉山开幕。展销会上,来自斯里兰卡驻成都领事馆的阿鲁纳·宣萨用小牙签挑起了一块泡菜品尝后,不断称赞“Good,good!”“穿越”千年一路走来,如今的小泡菜早已不再安于坛瓮,藏于乡间后厨,而是走出国门,摆上了韩日、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餐桌。四川泡菜不仅浸泡出了四川人“有盐有味”的幸福生活,还与韩国泡菜、欧洲酸菜并称世界三大泡菜。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四川泡菜销量达110万吨、同比增长25%,实现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30%。小泡菜正在逐步成为舌尖上的大产业。
亮点
1
“中国泡菜城”开门
年销售收入将达80亿元以上
在本届泡菜展销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泡菜城”的开门迎客。
沿着眉山市岷江一桥向中国泡菜城走去,高大雄伟的金色泡菜坛矗立在泡菜广场正中。“在这里,四川泡菜将形成产业的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未来,这将是四川泡菜的一艘航空母舰。”据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介绍,“中国泡菜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规划以泡菜加工为重点的“一中心六基地”。“一中心”即中国四川泡菜加工中心,“六基地”即中国泡菜交易展示基地、中国泡菜质量检测基地、中国泡菜四川研发基地、中国泡菜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泡菜文化旅游博览基地、中国四川泡菜有机原料生产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园区入驻规模以上泡菜食品企业30家以上,泡菜年加工能力将达70万吨,将形成集“泡菜加工、质量检测、研发培训、旅游观光、文化博览、产品交易、仓储物流、配套服务”为一体,年销售收入达80亿元以上的综合性泡菜产业园。
泡菜城不仅聚集起了四川的泡菜企业,并通过完善的产业链条,将触角延伸到了千家万户——
刘治中是东坡区修文镇岳营村四组村民,靠给当地泡菜企业种植订单蔬菜,年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如今,刘治中被选为当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带领4000多户农民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每年给当地泡菜企业发展订单蔬菜基地3万多亩。
“泡菜已成带动当地14万户菜农增收致富的大产业,2011年,全市68家泡菜企业加工泡菜101.8万吨,产值达61.2亿元,带动菜农增收5亿元,在泡菜企业工作的员工达2.5万多人。”眉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亮点
2
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
将整体提升四川泡菜科技水平
在本届泡菜展销会上,四川省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宣布成立,这是国内同行业首个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将集成省内泡菜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资源,将我省泡菜产业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紧密结合。
“研究院的科研方向将不再局限于泡菜产业链的某一环节,而是立足于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攻关,从而提升我省泡菜产业整体化的科技水平。”省泡菜协会副会长涂建华表示,除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外,我省还正在加快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眉山泡菜分中心的建设,计划年内投入运行。这一“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国字号检验中心,被誉为国内泡菜产业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将填补国内国家级泡菜检测能力的空白。
在展销会现场,眉山市市民刘佳敏随手拿起了一袋 “炒泡菜”问道:“泡菜也能炒着吃?”
“传统的泡菜越炒水越多,我们研究出的一项专利技术,已经克服了这一难题。”站在一旁的四川泡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陈功说,目前我省已开展了“四川泡菜代表性新产品研究开发”、泡菜功能菌研究及护色保脆保质工艺等多项加工关键技术的研发,筛选出了40多个适合做四川泡菜加工原料的新品种,和60多株乳酸菌,并突破了生姜护色、豇豆护色等多项关键技术。
以获得201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直投式乳酸菌发酵”集成技术为例,该技术被四川高福记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后,不仅降低了30%以上的用盐量,还大大减少了含盐废水的排放。
古老的泡菜,依靠科技的 “翅膀”,正飞向更广阔的市场。
来源: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