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不再难
一个要求
年底前,中心城区每一个街道办将在辖区内至少开设一处规模不低于10张床位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一个模式
用地、补贴等众多利好政策,加快了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建设速度,一些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开始尝试连锁经营模式
一个好处
对托养老人来说,这些微型养老院最大的好处就是离家近,子女可以随时来探望。除了托养服务,它们还可为居家老人提供送餐、护理等众多服务
微型养老院每开一家很快就住满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获悉,在今年年底前,成都中心城区每一个街道办都将在辖区内至少开设一处规模不低于10张床位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该处副处长黎文强透露,目前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还不到20家,这意味着在未来半年里,成都还有数十家居家养老机构将建成,全面覆盖中心城区的70多个街道办。
去年底,成都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的意见》,这份“38号文件”降低了社会养老机构的门槛,开建床位从30张降低为10张。同时给予项目用地保障、财政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黎文强说,“在今年5月市政府召开的研究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的专题会议上,要求每个街道办在今年内要开设至少一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利好政策加快了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建设速度。成都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到今年年底将至少拥有18个社区养老站点,站点将扩张一倍。该中心主任白维说,“我们要打造成社区养老服务的连锁机构。社区养老需求很大,晚霞每开放一家新的社区养老机构,都会很快住满。”更多企业正在进入这个市场。市民政局称,“38号文件”出台后,已有50家企业来咨询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其中,成都朗力养老服务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试水社区养老之后成为佼佼者,目前已拥有3个服务站点。 “我们和各个区都在接触,并在探索将整个区的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打包交给我们管理的新模式。”朗力公司总经理朱庆海说,“我们希望打造成连锁机构,实行统一标准、风格和服务的管理模式。”
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社区养老机构,发现社区养老机构床位很抢手。青羊区双新社区朗力托老所,是一家只有10张床位的微型养老院,为社区老人提供日托、全托与临托服务。200平方米的空间,按摩椅、康复理疗设备等一应俱全。10个老人配了8名工作人员。对托养老人来说,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离家近,子女可以随时来探望。据悉,朗力收费平均每月2000元左右。“我们另外两家社区托老所的名额也已经被订满了。”朱庆海说。石人北路100号院是晚霞养老服务中心旗下的一个服务站点,共有30个床位,提供日托、全托与临托以及上门送餐与护理服务。该站肖站长说,现在托老站的床位基本饱和了。该站收费为全托基本护理每月1200元,特别护理每月1800~3100元。
一个难题>>
怎么寻找盈利点?
向居家老人卖服务
这才是市场的大头
然而,养老市场的蛋糕看起来很大,吃起来却不简单。记者调查发现,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仍处于亏损状态。以双新社区的朗力托老所为例,每月仅是员工工资、水电费等硬性支出就达3万元。而10名老人的托养收费,以每人2000元计算却只有2万元。石人北路100院晚霞托老所的情况与此类似。因此,无论是朗力还是晚霞,都采取向社区内的居家老人提供服务来寻找赢利点。在朗力托老所的居家养老服务卡上面,服务项目包括送餐服务、助浴服务、代购服务、康复服务、助医服务。朱庆海说,“光靠托养服务是无法盈利的,我们希望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辐射到居家养老人群,这才是市场的大头。”
依靠上门配餐、护理以及陪伴服务等,晚霞的部分站点已实现盈利,正好可以弥补新建站点的亏空。“但总体来说,利润都很微薄。”白维称。
一个尝试>>
怎样打破人才荒?
效仿肯德基模式
给员工搭平台 未来当站长
与传统养老院不同,朗力的团队年轻得让人诧异。20岁的曹丽是双新社区朗力托老所的站长,18岁的彭小瑜是护士……朗力主要管理团队有12人,其中有硕士、博士,还有硕导和博导,护理服务团队有25名,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
为什么朗力能吸引到这些年轻人?朱庆海告诉记者,他正在努力为这些年轻人搭建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在养老服务站点扩张之后,这些年轻人将来能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站长,从基层员工逐步进入到管理领域,“我效仿的是肯德基的管理模式,对年轻员工来说,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明确的激励机制。” 利用高校资源,朱庆海建立起了稳定的员工来源,还依托公益项目发展了众多志愿者,定期为老人提供服务。“我希望建立的是一个养老服务的综合体系。”他说。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