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这注定是一个在世界工程史上被铭记的日子,468米高的大型超高层城市综合体项目——成都绿地中心正式开工奠基。公众们凝望着这个梦幻未来派风格的多棱体模型,一时间海内震撼。而这个艺术品,也将成为有史以来西部第一高楼,以及中国第四高楼和世界第七高楼,成都从此进入“147时代”。
成都对话世界的超高层地标
成都绿地中心,千呼万唤始出来
时间闪回到2011年岁末,各地年度GDP数据陆续揭晓。率先亮出成绩单的成都,强势崛起冲进全国城市排名前八,打破了东强西弱的格局。成都,在经历了近10年高达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之后,国民人均生产总值从5000美圆向10000美圆攀升,城市基础设施和软件环境更从二线城市中的翘楚向一点五线城市冲刺。环顾历史,埃及胡夫金字塔146.5米、亚历山大灯塔135米、纽约帝国大厦381米,建成之后无一不成为浓缩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丰碑。而在这个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的时代,成都应该用怎样的一个标志来纪念与诠释?我们将用怎样的一个建筑来完成城市形象的重铸和升华?人们翘首以盼。
7月19日上午,中国首家世界500强房企绿地集团在成都土地交易市场,成功摘得成都东村核心区448亩土地。消息一传出,业界人士会心一笑,纷传酝酿多时的成都第一高楼即将变为现实。原由无它——绿地正是国内少见拥有长年超高层开发经验的大腕。在全国,绿地占据了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半壁江山,全球排名前十的超高建筑中,有三座是绿地开发的。成都打造这样一座城市级别名片地标,舍她其谁?
按照成都市相关部门规划,“成都东村”定位为城市商业副中心,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特征,充分展示创意设计的“城市中的城市”。成都绿地中心位于东村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448亩,总投资规模达120亿元。建成后将集高品质住宅、甲级办公、国际会议中心、品牌商业、高星级酒店、文化娱乐、创意产业等于一身。
绿地中心忽尔一剑定西南
作为公认的准一线城市,成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到目前,已经不再是争论需不需要摩天大楼这样一个命题,而是由谁来担当这个地标的问题。正是从2011年到2012年短短一年之内,206米的明宇金融广场、248米成都国际金融中心、320米的保利国际广场、468米的绿地中心——成都天际线高度一再被刷新。
绿地执着于超高层建筑也曾引来不少质疑,稳执中国“92派”企业家群体之牛耳的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坦然承认质疑的存在,但对城市发展一直有独特的见地。他告诉媒体:“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密度比较高、土地资源比较紧缺的城市,有了经济实力以后都会有超高层建设的要求和愿望。同时,从城市发展的精神层面来说,也需要一个标杆作品。绿地建造超高层正是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
的确,成都绿地中心正是应运而生,注定担当这个一锤定音的主角。
绿地中心,舍我其谁憾天下
作为西部重镇,成都拥有西南空管局和凤凰山、双流这正北、西南两大机场,航空限制一直比较严格。因此,绿地中心地标在当初选址之时颇费了些心思。
以两大机场为圆心,划出一个核心限高空域,恰好覆盖了城西、城南、城北绝大部分地段。而在城东,沿东大街往正东延伸至东村核心,却恰好有这么一条窄窄的缝隙,可以建设一座500米以下的超高层建筑。也正因为这么一个绝佳空隙,绿地可以挥舞画笔,描绘出这样一座摩天高楼。也因为限高这一原因,未来这一高楼的高度很难再被打破,称之为绝版之作并不为过。
在规划成都绿地中心时,绿地充分尊重了网络民意,同时推出了420米外观的蜀塔方案、460米竹笋方案,以及高度为512米的117大厦方案供市民和网友评选。在征询多方意见后,这三个方案又全部被推翻。数易其稿,高度为468米的多面棱柱形方案这才庄重登场。
绿地中心,无限风光望东廓
每一个绿地集团进驻的城市,都会寻找到同样一种勃勃向上的力量,成为对接世界的枢纽。成都,这座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世界未来十年发展最快城市”,正站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起点上,面临着加快创意化、数字化为导向的经济转型需求,“成都东村”,正是承载着这一需求而建。
有业界人士认为,以成都绿地中心为核心的大型城市超高层及综合体项目不仅对推动城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成都的城市现代化水平,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言,也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空间和新机会。
“成都绿地中心120亿元的投资,一掷万金。资金回收却需要后期周密运作,惟精惟微事必举重若轻。”绿地集团西南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任平告诉笔者,在当下现代商业时代,绿地在全国布局和消费群的多层吸纳中,已经积淀深厚功力。随世界500强的品牌张力,成都和绿地两者需要一个超越自我的高点。这就是绿地中心要在推广中承载,并且完成的品牌意义。这对于全体楼市业者而言,同样任重而道远。
来源: 四川在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